關鍵字:坐骨神經
-
脊椎跑掉右腿痠麻多年 新式腰椎手術讓身體「微解封」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3742辛女士表示,右腿痠麻長達5、6年,無論坐著、躺著、站著都相當不舒服,使她做任何事都提不起勁,多年來嘗試各種保守治療效果不彰,某次進行物理治療時,治療師建議諮詢骨科醫師意見,果然找出真正病因,原來是「龍骨(脊椎)跑掉了啦」,術後痠痛感解除,她笑稱這是自己做過最正確的選擇。 -
鬆解枕下肌群緊繃、治療肩頸痠痛 「小扁針」成功救援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440665歲的鄭先生,長期低頭滑手機使用電腦,數年前開始頸部僵硬,有抬頭及低頭的困難,頸部肌肉壓痛,連帶肩關節也緊繃,屈伸活動受限,時常頭暈頭痛,晚上難入眠,也睡得不安穩,導致白天疲累不堪而影響正常生活,進而求助於奇美醫學中心中醫部骨傷科主任任東輝。經診察後發現,鄭先生枕下肌群緊繃,肩關節周圍軟組織沾黏,每周施以1次小扁針療法,搭配服用舒筋活絡的科學中藥,3周後肩頸部緊繃痠痛明顯改善,疲累感減輕許多,已經不會頭暈頭痛,晚上睡得比較安穩,日常生活品質得到提升。 -
子宮頸癌早期沒有明顯症狀 女性未定期篩檢恐悄悄奪命
癌症新知 / 卵巢.子宮3459根據2020年國人女性主要10大癌症死因統計,「子宮頸及部位未明示子宮癌」是女性癌症10大癌症死亡排名第8名。子宮頸癌早期沒有明顯症狀,但隨著癌症發展伴隨徵兆也容易與其他婦女病混淆,如:分泌物過多、分泌物有異味或夾帶血絲、性交後出血或其他不明原因出血。若子宮頸癌侵犯到鄰近組織及骨盆腔壁神經,則會伴有坐骨神經痛、下腹痛、頻尿等症狀。上述各樣症狀極易與女性私密處感染發炎症狀相似,若無定期安排檢查就容易被輕忽! -
坐著比站著輕鬆? 復健科醫師:姿勢不良椎間盤易突出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7549脊椎每1節之間都有椎間盤,功能是負責緩衝骨頭與骨頭之間的壓力,而椎間盤主要由髓核和纖維環組成,髓核是1種膠狀軟Q的物質,具有避震效果,外圍有纖維環層層包覆,隨著年齡老化、長期姿勢不正確或受傷過,內部的髓核會逐漸往外移動,如果突然的撞擊或劇烈動作,就可能引發外圍的纖維環突然破裂,髓核流出來,導致腰不能動、腿不能走等急性症狀。 -
翹臀女梨狀肌症候群痛到無法睡 激痛點注射即刻救援!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3758亞洲大學附屬醫院脊椎暨疼痛治療中心、骨科醫師羅達富表示,徐小姐因右側臀部疼痛,導致夜不成眠,白天精神不佳,輾轉就醫治療卻無法確認病況,以往她最愛穿緊身褲外出,如今卻只能望褲興嘆,令她相當沮喪,經介紹至門診透過理學檢查,同時確認MRI影像後,診斷為梨狀肌症候群,經採用激痛點注射治療後,徐小姐當下疼痛感緩解,順利解除心頭大患。 -
長期下背痛恐腰椎小面關節炎作怪 PLT增生療法可緩解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10841針對長期的小面關節炎,臨床上可透過X光看出骨刺,且關節面會變得狹窄沾黏,若是急性發作的小面關節炎則利用核磁共振和超音波,能看到小面關節內部及周遭有發炎積水現象,附近肌肉產生腫脹而判斷。廣為人知的椎間盤突出在前彎時,背部會有麻電感覺;相反地,小面關節炎則是在後仰狀態,尤其是單側性後仰如上半身往右或左腳單側後仰是否疼痛來作為臨床訊號。 -
上班族男比女更不健康! 醫師揭「3習慣」你中幾項?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2714診所副院長潘俊伸表示,腹圍超標在各年齡層明顯為男大於女,但有趣的是過了六十歲後則呈現逆轉,另外,在脂肪肝、高血壓及高血糖檢查方面均是男多於女,甚至達兩倍差異。 -
突然「啵」一聲上背劇痛 多發性骨髓瘤導致骨折已3期
癌症新知 / 其他癌症3288亞洲大學附屬醫院癌症中心副院長暨血液腫瘤科主任黃文豊表示,患者來院後安排骨髓穿刺,檢查報告出爐,果然發現病因正是多發性骨髓瘤第3期,當時患者十分恐懼需長期臥床,無法正常生活,對未來喪失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