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坐姿
-
居家復能降低家屬照顧負擔 2大申請管道協助患者康復
健康養生 / 老年照護3448居家復能目標達成後,江先生表示,從返家後見到自己在動作功能上的進步,也期望能在下半年出門回到教會時,將自己意外後的感觸跟生命經驗分享給教友,很感謝能在居家復能時透過物理治療師的協助,能讓自己快速回到積極復建的道路上;太太也表示,居家復能不僅給予江先生動作功能上的協助,同時也能提供照顧者心理上的支持。 -
打疫苗頭暈、噁心是暈針 「打疫苗前做3件事」降風險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3283當大規模疫苗接種時,會有聚集性暈針現象,亦被稱為集體心因性疾病。以往校園集體注射時,偶有學生出現眩暈與噁心等暈針症狀,建議接種疫苗當日不宜空腹,可使用音樂、影片或聊天等方式使其放鬆心情,並於接種時採取坐姿。 -
疫情居家久坐引來腰椎痛 長時間坐姿不良難怪痛的是你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6471顏子訓醫師表示,脊椎的結構中,前端椎體之間有避震作用的「椎間盤」,後方有上下關節凸,兩兩銜接構成的「小面關節」,兩者都是支撐身體活動的重要部分。若長時間久站、久坐、姿勢不良都很容易導致磨損,造成椎間盤突出,壓迫到神經,或者小面關節退化發炎等狀況發生,兩者常見的症狀都是腰部和下背疼痛,若神經受到壓迫,還可能導致走路無力。 -
接種莫德納疫苗打針處可吸金屬物 真能成「萬磁王」?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238隨著國內民眾施打新冠肺炎疫苗人數逐漸增加,越來越多人在媒體上或社群網路上描述一些各式各樣的不良反應,也引起了不少討論,台大醫院皮膚部朱家瑜教授特別將施打新冠肺炎疫苗後的常見皮膚反應整理成問答集如下,當中也包含近期被熱烈討論的莫德納手臂、萬磁王等網友熱搜問題。 -
日第3波AZ贈台100萬劑15日抵達 WHO呼籲疫苗不混打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2483今(13)日日本外務大臣茂木敏充宣布,將第3度宣布贈與台灣牛津AZ疫苗,總數100萬劑,下午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將會再7月15日到達台灣,能加快疫苗涵蓋率;另外,陳時中也說,目前要打第2劑牛津AZ疫苗民眾,可以到原來施打醫院預約,未來會規劃在登記預約系統中完成。 -
開放18歲以上登記預約塞爆! 唐鳳:施打順位長幼有序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2335今(13)日上午10時,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宣布,18歲以上民眾都可以登記新冠疫苗施打意願,大量群眾瞬間湧入導致系統大當機,行政院政委唐鳳強調,「長幼有序」將按照年齡與疫苗數分配,符合資格才會收到預約簡訊。 -
睡眠品質不佳恐提高早死風險 養成規律運動習慣可降低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2811睡眠品質不好的話,有可能會比較早死,如果又缺乏運動,影響可能會更大。但有個好消息是,最近有個新的研究發現,養成固定的運動習慣,可能有助於降低睡眠品質變差帶來的健康風險。 -
「+0」回不去了? 陳時中:不用悲觀大家一起努力!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2329今(13)日新冠本土個案新增28例,個案分布新北市15例最多,其次是台北市9例,死亡個案新增6例,年齡介於60至80多歲;台灣是否不能回到本土「+0」,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說,不用這麼悲觀一起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