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坐姿
-
下背痛難行走復健仍無好轉 就醫後才發現脊椎滑脫惹禍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4044林琮凱表示,洪女士原本喜愛戶外活動,每到假日總與親友相約爬山運動,但1年多前因下背痛及右下肢麻痛,接受藥物及復健等保守治療均不見效。輾轉至骨科檢查後發現,第4、5腰椎脊椎滑脫合併脊椎神經壓迫造成不適,為了重回山林懷抱,決定接受手術治療,術後麻痛立即改善,隔日即可穿著背架下床自由活動,讓她對復原之路充滿信心。 -
產後別只做凱格爾 加上這4招幫助準媽咪恢復產前體態
兩性關係 / 女人幫4796至於生產後做運動目的,則是在促進身體的復原,降低因生產造成的不適與功能失調、調整體態、以及預防在照顧寶寶過程中累積的傷害,讓媽媽能有更強健的身體和更愉快的心情和寶寶相處。 -
全球唯一銀髮族專屬AI體適能魔鏡 簡單檢測降低老化率
健康養生 / 老年照護3659今(110)年5月進入全國第3級防疫警戒到8月底為止,除了住宿型長照機構,日照中心、社區照顧關懷據點全數關閉,3個月共影響4,512間社區據點,若以經營良善據點平均服務100位長者來計算,恐影響45萬名長者!成功大學生理學研究所z副教授蔡美玲說明,銀髮族居家防疫時無法至據點運動,缺乏結構性的身體活動量,恐連帶引發心肺功能衰退。 -
5173240我們一起刪惡視力! 學童視力保健微網頁上線
健康養生 / 視力矯正4405藉由「高瞻遠矚EYECARE」微網頁可愛童趣的設計,增加學童對於視力保健的知識及參與意願,達到減少新北市學童近視發生比率,減緩近視增加的速度,提醒學童們眼睛保健的重要性;同時該APP讓家長可以隨時掌握學生的視力狀況,並做出預估,若有視力逐漸下降狀況將會預警並提醒,成為預防視力惡化的最佳利器。 -
復健科醫師解析手部疼痛成因 增生療法幫助縮短恢復期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8907超越復健診所復健科醫師繆璇解釋,「腕隧道症候群」是因為神經壓迫而導致手部麻木跟痠痛的疾病,好發於女性,針對某些過度使用手腕的人比較容易發生,譬如運動員、家庭主婦等。至於指關節炎的病例常見為大拇指的掌腕關節炎,因為常提重物、長時間拿手機以大拇指滑動,主要症狀會有僵硬無力、手指彎曲不順和疼痛感。 -
居家復能降低家屬照顧負擔 2大申請管道協助患者康復
健康養生 / 老年照護3211居家復能目標達成後,江先生表示,從返家後見到自己在動作功能上的進步,也期望能在下半年出門回到教會時,將自己意外後的感觸跟生命經驗分享給教友,很感謝能在居家復能時透過物理治療師的協助,能讓自己快速回到積極復建的道路上;太太也表示,居家復能不僅給予江先生動作功能上的協助,同時也能提供照顧者心理上的支持。 -
打疫苗頭暈、噁心是暈針 「打疫苗前做3件事」降風險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3198當大規模疫苗接種時,會有聚集性暈針現象,亦被稱為集體心因性疾病。以往校園集體注射時,偶有學生出現眩暈與噁心等暈針症狀,建議接種疫苗當日不宜空腹,可使用音樂、影片或聊天等方式使其放鬆心情,並於接種時採取坐姿。 -
疫情居家久坐引來腰椎痛 長時間坐姿不良難怪痛的是你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6189顏子訓醫師表示,脊椎的結構中,前端椎體之間有避震作用的「椎間盤」,後方有上下關節凸,兩兩銜接構成的「小面關節」,兩者都是支撐身體活動的重要部分。若長時間久站、久坐、姿勢不良都很容易導致磨損,造成椎間盤突出,壓迫到神經,或者小面關節退化發炎等狀況發生,兩者常見的症狀都是腰部和下背疼痛,若神經受到壓迫,還可能導致走路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