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器捐
-
留下心聲創造新生!器官捐贈紀念日 溫暖捐贈者家屬心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7168衛福部於104年擇定每年6月19日為我國的「器官捐贈紀念日」,以感念器官捐贈者及其家屬的無私奉獻,而財團法人器官捐贈移植登錄及病人自主推廣中心(下稱器捐病主中心)於今(113)年6月15日,在臺北市立大學中正堂舉辦「2024 NEW LIFE 心聲.新生器官捐贈紀念日音樂會」,為捐贈者家屬、移植者及國人帶來一場充滿療癒能量的音樂盛宴。 -
19歲女意外身亡器捐!彰基贈有聲心跳卡 母收到後淚崩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3915發想「有聲心跳卡」的器官移植協調師/護理師葉倩如表示,今年初有位19歲的女孩不幸發生意外送進本院,雖然不捨獨生女遭逢死劫,但女孩的母親想起女兒樂於助人的心,因此決定讓女兒器官捐贈遺愛人間,並希望能看一看女兒捐出去的角膜、看到的新世界是甚麼樣子。由於倫理上無法讓捐贈者家屬接觸受贈者,因此女孩的母親無法得償心願、非常失望;為此,我們想到可以錄製心臟受贈者的心跳聲送給媽媽。 -
台大醫院辦「與愛同行」音樂會 感謝器官捐贈者的大愛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3788臺大醫院今年於12月16日上午在張榮發基金會舉辦「與愛同行」器官捐贈感恩紀念音樂會,緬懷器官捐贈者及感謝家屬的無私奉獻。 -
66歲冷氣修繕師車禍急救呈腦死 家屬同意器捐遺留大愛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4597066歲冷氣修繕師傅鄭景霖先生,育有2名女兒,某日與妻子開車外出,替回娘家的女兒買午膳,打算與剛足月的小孫子共享天倫之樂,不幸發生車禍,夫妻二人身受重傷,分送不同醫院急救。先生送醫急救後判定為腦死,符合器官捐贈條件,經家屬同意後決定發揮人間大愛。 -
跨越傳統觀念接受器官捐贈 讓生命與愛延續下去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3714張女士表示,多年前因兒子就讀的學校正在推廣簽署器官捐贈同意書,小孩回家後與她分享此概念,她也認為平常都會捐贈用不到的衣服,當死後還能將無用化為有用,何樂而不為?正好與器官捐贈的理念不謀而合,便把握機會將器捐意願註記在健保IC卡上,同時了解人生無常,也時時提醒自己隨身攜帶器官捐贈卡。 -
腳踝內翻嚴重恐韌帶斷裂 關節鏡微創手術重建可改善
醫美減重 / 運動健身13163根據統計,在腳踝運動傷害中,高達80%是外踝韌帶受傷,王禎麒解釋,當運動跳躍、落地沒踩穩,或踩到他人或物品時,就可能導致腳踝內翻,這正是一般人所說的「翻船」或「翻腳刀」,讓外踝韌帶扭傷或拉斷。 -
腎病去年耗健保513億元居冠! 洗腎人數衝破9萬大關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2368健保署長李伯璋分析洗腎人口數年年增加的原因,應該與三高疾病(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控制不良有關,前端的預防沒有做好,最後只能接受洗腎治療。統計顯示,5成洗腎病人罹患糖尿病,必須洗腎才活得下來。醫學文獻發現,如果能夠換腎,病友的5年存活率為9成,要比洗腎的4成5高出許多。 -
國內第1例孕婦肝臟移植 術後成功誕下寶寶
兩性關係 / 嬰兒母親3323林口長庚器官移植中心主任李威震表示,肝臟移植手術複雜且屬高風險,如果在懷孕的狀態下進行,另需考量胎兒的安全性,確保術中胎兒心跳、血壓穩定,否則可能導致胎死腹中。不過查閱國內外文獻,孕期中接受肝臟移植手術者,全世界只有5例,其中僅2例順利生產,台灣過去也無這種案例。由於難度極高,一般不建議孕婦接受移植手術,而是直接引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