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周邊動脈
-
主動脈瓣膜逐漸鈣化變狹窄 情況嚴重可能導致心臟衰竭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4281國泰醫院心血管中心部副主任黃啟宏指出,主動脈瓣膜由3個瓣葉所組成,常隨年齡增長而鈣化,進而狹窄,就像年久失修的厚重門板,門口愈來愈小,心臟能輸出的血液愈來愈少,許多症狀也伴隨而來。 -
糖尿病足併發症嚴重恐截肢! 1張圖教你做好居家護理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4485國泰綜合醫院內分泌新陳代謝科醫師陳瑜忻說明,一旦病人因為糖尿病足潰瘍住院,治療需整合包括內科代謝與感染的控制、血管科對於周邊血管的診斷與治療、傷口照護、外科系的清創,以及復健科的輔具與減壓處置。這對糖尿病患者及其家屬乃至整個社會來說,都是很大的資源負擔,所以做好平時的足部護理,及早發現問題是非常重要的,可以減少合併症的發生。 -
周邊血管阻塞嚴重恐壞死 出現這症狀應立即就近診斷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4825台大醫院新竹分院心臟血管內科潘恆宇醫師表示,周邊血管阻塞是1種漸進式的慢性疾病,初期幾乎毫無症狀,後來因為足趾傷口久久未癒與四肢末梢疼痛,在許多基層診所反覆求診,最後進展到足趾變黑壞死,才被發現是血管阻塞導致。 -
保養心血管要趁早 高齡者日常更要留意身體警訊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3037聽到胸痛,大多數人都會聯想到心臟病,不過有些患者的胸痛與胸主動脈有關。胸主動脈連接心臟,是身體最粗、最大的血管,就像是血管系統的高速公路。主動脈壁富有彈性,可以承受高壓血流衝擊,並協助把血液送往全身。當主動脈出狀況時,往往會對生命造成威脅。 -
腳中風延誤就醫恐截肢 預防從血管保養、檢查雙腳做起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3997張阿姨就診後得知來這是「下肢周邊動脈阻塞」,也就是俗稱的「腳中風」,屏東基督教醫院張雲德主任評估後認為要盡快處理。張阿姨接受微創手術,使用氣球導管擴張術將血管的管徑擴張開來,並使用塗藥球囊降低再次阻塞的可能。
術後張阿姨復原得很順利,很快又能回到公園運動,即使走4000公尺都沒有問題,相當開心!
-
糖尿病慢性傷口新生機 幹細胞活化再生加速癒合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2786三軍總醫院外科部部主任戴念梓指出,糖尿病友最怕傷口難以癒合,治療慢性傷口,必須重複取皮、補皮,令病患苦不堪言,目前外科手術在處理傷口癒合領域,仍力有未逮。 -
年長者普遍有2種以上慢性病 整合醫學成老年醫療趨勢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3080台灣老年人口從25年前的7.10%上升至14.05%,預計未來不到10年內,老年人口將超過20%,邁入「超高齡社會」。研究指出,台灣有1種以上慢性病的老年人約有7至8成,而有2種以上慢性病的老年人口高達5成。因應老年人普遍,近年「整合醫學科」在各醫療院所逐步成立。 -
血液循環差腳麻不好走? 不妨試著來杯含黃烷醇可可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2889現在有一個好消息,美國1項新的研究表示,每天喝3杯含有黃烷醇的可可,可以幫助PDA患者的下肢血液循環變好,研究刊登在《循環研究雜誌》 (Circulation Re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