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同性戀
-
猴痘傳染過度強調同性性行為 專家:恐汙名同志社群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2579WHO在說明猴痘傳染途徑時,強調「男男間的性行為」,男同志社群擔憂在HIV以後,再次受到不公平的汙名。 -
同志不得捐血禁令鬆綁 新制最快4月上路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1205「我想救人,卻因為是同性戀,就不能捐血」,我國「捐血者健康標準」已沿用28年,明訂男同志終生不得捐血,近年來引發諸多討論,同志團體認為這是歧視,衛福部在參考國外作法後,決議適度開放,預定最快今年4月中旬即可上路。 -
性愛初體驗年齡下探 6%男生在小學偷嘗禁果
兩性關係 / 男人幫4743這項調查採實地面訪,多名訪員走訪全國北中南15所大學校園,最後有效樣本達2477份。結果顯示,大學生性經驗與性愛觀念日趨開放,這已成事實,不過,健康性愛觀念則有待再教育。 -
港美少年為圓少女夢 來台聲帶美容變女聲
醫美減重 / 美容整形4212收治這對張姓少年的英田耳鼻喉科診所院長蘇志英醫師表示,張家父母相當尊重孩子內心的性別認知,特地全家一起飛來台灣,為少年一圓成為美少女的夢想。張姓少年在初診時,測試出的音頻都為120Hz左右,屬於典型的男性音頻(100至150Hz間),而在接受手術後,音頻提高到220Hz,嗓音屬於柔美的女性音頻(200至260Hz間),張姓少年(女)與家人也因此歡喜不已。 -
90後度假玩樂大調查 四成年輕人性愛偷吃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2397為了提高年輕人對於愛滋的正確認知,台灣愛滋病學會、台灣愛滋病護理學會共同策劃「愛。PLAY安全玩才盡性──愛滋防治宣導計畫」網路活動,透過年輕人的生活語言與他們對話。 -
吃藥可以不得愛滋? 醫:仍須做好安全性行為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2377居家華說,所謂預防性投藥可分為二種,一種是接觸後的預防性投藥(PEP),另一種則是接觸前的預防性投藥(PrEP)。但無論是PEP或PrEP,預防能力都不是100%,而且藥物價格十分昂貴。居家華進一步指出,接觸後的預防性投藥可再分二種,一是職業性感染後投藥,另一種是非職業性感染後投藥。前者主要針對高風險醫療人員,後者則針對從事危險性行為者。
-
男同性戀三溫暖友善商家標章將上路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814截至去(99)年底為止,累計HIV感染者通報人數20,057人,愛滋病累計發病人數7,333人,累計死亡人數2,904人。危險因子分析中,男同性戀則為最高感染HIV的因子,故男同性戀間的性行為則是愛滋病傳播的高危險行為。 -
施明德質問蔡英文性傾向 同志社團:最壞示範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2817包括台灣同志遊行聯盟、性別人權協會、台灣同志諮詢熱線協會、台灣性別平等教育協會等團體指出,「政治人物是不是同志」這個議題並非同志在意的焦點,但施明德這般說法,將加深社會對同志的歧視,除了強烈的譴責之外,同志社群聯合表達四點公開聲明,首先,性傾向公開與否應尊重個人選擇。不論是同性戀、異性戀、雙性戀或跨性別,性傾向、性身份公開與否,個人具有選擇,無關乎公眾利益,應尊重當事人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