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吃東西
-
你總是無辣不歡就是要大辣 小心加速聲帶老化壞了嗓子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3959許多人吃飯一定要有辣,從小辣、中辣、到大辣無辣不歡,然而辣度太強很容易刺激食道與腸胃外,胃酸逆流也容易發生腐蝕灼傷,聲帶健康恐怕也會受影響,讓聲音聽起來沙啞或低沉,振興醫院耳鼻喉部嗓音中心主治醫師張智惠提醒,如果感覺講話容易疲倦、沙啞感、異常低沉,趕快找專業醫生治療。 -
莫允雯分享自己在家防疫生活 體重不增反瘦一點也不難
健康養生 / 名人健康3913談到居家防疫日常,莫允雯說,目前每天都很規律,早上起來會跟youtube做運動,中午打個新鮮果汁,下午看個劇,有時候還會畫個畫,然後每天晚上都自己煮,過得蠻健康的生活。 -
不吃早餐能減肥? 專家曝「3大隱憂」:沒胃口先喝水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2503現代人工作忙碌,為了成功減重,進而降低3餐攝取的熱量,加上早上經常睡得很晚,索性就跳過早餐不吃,直接吃午餐,剛開始的時候,真的覺得體重慢慢往下降,但是沒想到幾個星期之後,明明攝取同樣熱量的食物,體重卻一直往上攀升。 -
「嗅味覺異常」是新冠肺炎? 小心這些原因都可能造成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32285「嗅味覺異常」不僅是罹患新冠肺炎的典型症狀之一,其實就算是小感冒也可能影響嗅味覺而導致胃口變差;此外,像是老化、營養不良、口腔內乾燥、慢性鼻炎,慢性病治療等,都可能讓鼻子和舌頭「失能」,必須找出背後原因才能對症下藥。 -
照骨齡了解孩子發育狀況 成功「轉大人」顧好2大關鍵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3697「不同時期的成長,速度大不同。」李翊誠說,出生足月的新生兒身高約落於50公分上下。出生第1年平均長25公分。出生第2年平均長12.5公分。進入青春期之前,每年至少平均要長4至6公分。在寶寶3歲之前,成長發育最關鍵因素為充足的營養與甲狀腺素。前者可以避免罹患缺鐵性貧血,或因維他命D缺乏而造成「佝僂症」,而甲狀腺素則是腦部發育關鍵荷爾蒙。 -
氣泡水取代白開水可以嗎? 小心造成「2種疾病」上身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26682安南醫院消化科主治醫師黃文威指出,儘管「打嗝」跟「噯氣」兩者都會造成個人甚至社交上困擾,但兩者問題截然不同。「打嗝」是橫膈膜和肋間肌間歇性、規律地痙攣收縮,造成突然吸氣後聲門關閉,發出急促「ㄜㄜ」聲音,病人本身很難自己控制;而「噯氣」則是氣體從食道及胃中排出來,伴隨較舒緩且長的「ㄜㄜ」聲,病人可自己控制。 -
168斷食期間可以吃什麼? 營養師臉書PO「1日菜單」
醫美減重 / 體重管理3241營養師高敏敏在臉書貼出一張「食物份量表」,幫大家分好人體每日所需的6大類食物,以及每次可以吃的份量。
-
每天刷牙還得牙周病? 牙醫:多數人都忽略「1細節」
健康養生 / 口腔植牙2738臺中慈濟醫院牙科醫師何曉涵解釋,造成「牙周病」,就是許多人熟知的牙菌斑累積引起,牙菌斑就是俗稱的「牙垢」。無論是否進食、吃東西,牙齒表面都會形成一層生物薄膜,隨時間推移與細菌繁殖,薄膜會增厚變成牙菌斑,所以,牙菌斑就是由細菌、食物殘渣、脫落的口腔上皮細胞和唾液組成;而「牙結石」就是牙菌斑鈣化後堆積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