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吃冰
-
姊妹們消暑冰品不忌口 經期血塊痛經難熬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4826中醫師鄭愛蓮表示,女性在經期或行經前後,容易出現周期性小腹、腰部疼痛,嚴重者甚至劇痛昏厥,中醫稱之為「痛經」。痛經以年輕女性較為常見,有可能是生殖器官器質性病變引起,如子宮內膜異位、盆腔炎、子宮腺肌病等,因此需及早治療。 -
大熱天吃冰品喝冷飲消暑 眩暈症竟伺機發作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6273李宏信提到,每到夏季氣溫升高眩暈症患者就會變多,但由於眩暈發生成因多與壓力有關,相較之下飲食方面的影響就容易被忽略,夏天不少民眾愛吃冰或喝冰水來消暑,但長期下來往往易誘發眩暈症。 -
暑氣逼人小心熱感冒 寒熱體質吃冰訣竅各有不同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2919台中慈濟醫院中醫師王嘉涵表示,從中醫陰陽平衡理論來看,人體陽氣從夏至開始逐漸衰退,寒性體質的人要是吃太多寒涼食物就可能出問題,出現拉肚子、流鼻水等症狀。如何知道自己是寒性或熱性體質?王嘉涵指出,可從身體表現判斷,熱性體質者常有大汗、口乾舌燥、便祕等困擾。寒性體質者則會四肢冰冷、胃口差、夜尿多。 -
糖尿病患擔心併發症 男病友怕小弟弟抬不起頭
兩性關係 / 男人幫4461中醫師黃慶雲指出,男性若40多歲開始罹患糖尿病,大約45至50歲期間,性功能就會明顯走下坡。以中醫觀點來看,糖尿病患者一方面要飲食控制,一方面營養吸收能力變差,導致腎功能越來越差,腎陽、腎陰都會出現問題。 -
家有氣喘兒 爸媽應該做的5件事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3033朱斯鴻指出,氣喘是1種常見且可達嚴重程度的慢性病,常見臨床症狀為慢性咳嗽,且常合併痰音。因呼吸道長期處於發炎狀態,易受刺激物影響,包括病毒感染、過敏原、氣候劇烈變動等,誘發急性發作。 -
養生以脾胃為先 中醫:依體質選擇食物屬性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4330近年來人口逐漸老化,養生保健成為全民運動,中醫師指出,想要活得健康長壽,養生應以脾胃為先,「內傷脾胃,百病由生」,避免暴飲暴食,少吃生冷、烤炸、煙燻及辛辣刺激等食物。 -
中醫認為體內毒素與溼氣 導致各種皮膚病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4765罹患皮膚病也許不致於要人命,但搔癢難忍的過程卻很煎熬,甚至抓到嚴重出血、流湯水,更是身心俱疲。尤其如溼疹、乾癬等皮膚疾病,常常容易反覆發作,除了遵照醫囑好好治療,作息維持規律正常,飲食的調養更是維持皮膚病不復發的重要環節。 -
中醫養肺有訣竅 穴道按摩輔以食療溫補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407524節氣中最後一個節氣「大寒」剛過,溫度像溜滑梯一樣急速下降,在這冷颼颼的天氣裡,流感疫情卻逐漸開始升溫。根據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統計,去年12月30日至今年1月5日,台灣流感總就診數已達到76,562人次,急診就診病例百分比超過流行閾值,台灣正式進入流感流行期;累積至12日,就診超過88,725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