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台灣大學
-
台大公衛籲科技解封與邊境管制 疫苗開發須國際合作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2588台大公衛學院副院長陳秀熙表示,解封指數代表著康復人數上升,與重症死亡人數能夠維持,換句話說,除了新增病患人數降低外,醫療量能也開始足夠,面對新冠肺炎疫情時其社會資源也足夠。因此,目前最該注意的除了小心解封指數高的國家地區還有突然出現小爆發的國家,例如韓國,原本幾乎快要沒新增病例,突然又有小波的群聚感染。 -
解封仍有小規模新冠群聚風險 世界多國展開血清調查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2367台大公衛學院副院長陳秀熙表示,目前中南美洲正在新冠肺炎爆發,尤其巴西已經是全球確診人數次多的國家,包含秘魯與巴西等國,要開始漸漸解除社區封鎖的話應該還要等待1個月,也顯示中南美洲社區管制可能沒有掌控好。 -
新冠肺炎恐成國際常態疾病 台大公衛籲邊境滾動式管理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2489台灣大學公衛學院公衛碩士學位學程主任陳秀熙表示,雖然許多新冠肺炎大爆發國家,漸漸都已經疫情降溫,但社區中仍會有小波疫情出現,主要原因在社交距離等疫情預防執行力不足外,環境仍然有新冠肺炎「黑數」,也就是無症狀病患,或極輕症患者在社區流動,成為其他人的感染風險。 -
偏鄉醫院新冠疫情病人銳減 衛福部協助解決財務困難
醫藥衛生 / 全民健保2536台灣大學公衛學院今(11)日上午召開記者會,呼籲衛福部協助解決偏鄉醫院,因疫情病人減少導致維持困難,同時陸續開放遠端醫療,讓民眾不要到醫院也能看病,衛福部則對此回應,醫院如果因疫情財務暫時短缺,政府會給予相關補助維持,遠端醫療在107年就有制訂相關辦法,有條件准許。 -
疫情衝擊偏鄉醫院財政恐關門 學者籲開放遠端醫療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3775台大公共衛生學院院長詹長權表示,藉由高度防疫政策控管疫情散布,雖然能讓感染人數下降,但反觀經濟衝擊也會非常高,當中包含醫院,疫情讓許多民眾減少就醫意願,醫事服務量減少,健保請領額度自然下降,特別在偏鄉醫院影響甚鉅,例如恆春基督教醫院,地區偏遠人口本來就少,營運維持相當不易。 -
台灣自產新冠疫苗最快明年冬季上市 人體試驗8月展開
醫藥衛生 / 生醫產業2754國光生技與台灣大學病毒實驗室張淑媛教授合作,確認候選疫苗有效性,張淑媛表示,將候選疫苗注入實驗老鼠,當抗體生成後藉由血清分離,將抗體與病毒同時放置培養皿,發現候選疫苗產製抗體,能有效抑制病毒,並且一定程度能稀釋抗體,也能夠讓病毒失去感染力,證實候選疫苗有效性。 -
境外新增驗4次才確診! 病毒是否散布社區看4關鍵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2447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第437例居家隔離期間在4月15日有出現流鼻水症狀,但當時認為可能因切洋蔥或過敏引起,沒有特別通報,可能因有醫療背景(未執業)較警覺,27日主動聯繫衛生單位,有流鼻水與鼻塞症狀,安排採檢發現弱陽性,分別在4月30日、5月1日與2日再採檢,今日才確診。 -
台大公衛推估6月底疫情低點 歐洲北美疫情開始降溫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4146台大公衛系碩士學程主任陳秀熙表示,目前已能觀察到,北美、歐洲、澳洲3個地區,新冠肺炎R0值已經小於1,也就是1位患者無法傳給1個人,疫情受到控制並正在縮小,但亞洲、非洲、南美洲,R0值都大於1,1個人至少傳染給1個人,顯至疫情持續散布中,入境管制應該按照相關數據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