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台大公衛學院
-
後新冠疫苗開發全面啟動 美測試100微克劑型最有效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2315台大公衛學院副院長陳秀熙表示,美國原本有14種候選疫苗,目前縮減至7種,用意集中資金與援助,加速開發速度;WHO目前則有141種新冠疫苗正在研發,13種已經在臨床試驗;中國則是開發減毒疫苗與載體疫苗。3方都希望疫苗能在今年下半年能產出,加強新冠疫情控制。 -
強硬圍堵疫情降低感染率 全球疫苗量產前應堅守2原則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2421台大公衛學院副院長陳秀熙表示,在藥品與疫苗問世前,降低新冠危險只能靠勤洗手、戴口罩、社交距離。醫學期刊《The Lancet》最新刊登研究發現,增加社交距離可以降低新冠肺炎感染機率,但必須將中國大陸與他國家分開來看。在中國採用的「中國文革式封城」,在非常強烈手段下才可以降低97 %感染率。 -
鎮瀾宮媽祖遶境11日起駕 指揮中心呼籲民眾全程戴口罩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2806大甲鎮瀾宮副董事長鄭銘坤表示,目前規劃媽祖神轎周邊維持在8百人以下,符合集會指引千人以下要求,所有參與人員都必須戴口罩,同時實名制造冊管理,幹部或組長都會監控成員量體溫,只要發燒感冒就不可以參加。而此次重新啟動遶境儀式有經擲筊祈求,媽祖給予聖筊,相信能受到媽祖保佑。 -
台大公衛籲科技解封與邊境管制 疫苗開發須國際合作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2584台大公衛學院副院長陳秀熙表示,解封指數代表著康復人數上升,與重症死亡人數能夠維持,換句話說,除了新增病患人數降低外,醫療量能也開始足夠,面對新冠肺炎疫情時其社會資源也足夠。因此,目前最該注意的除了小心解封指數高的國家地區還有突然出現小爆發的國家,例如韓國,原本幾乎快要沒新增病例,突然又有小波的群聚感染。 -
解封仍有小規模新冠群聚風險 世界多國展開血清調查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2366台大公衛學院副院長陳秀熙表示,目前中南美洲正在新冠肺炎爆發,尤其巴西已經是全球確診人數次多的國家,包含秘魯與巴西等國,要開始漸漸解除社區封鎖的話應該還要等待1個月,也顯示中南美洲社區管制可能沒有掌控好。 -
新冠肺炎恐成國際常態疾病 台大公衛籲邊境滾動式管理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2488台灣大學公衛學院公衛碩士學位學程主任陳秀熙表示,雖然許多新冠肺炎大爆發國家,漸漸都已經疫情降溫,但社區中仍會有小波疫情出現,主要原因在社交距離等疫情預防執行力不足外,環境仍然有新冠肺炎「黑數」,也就是無症狀病患,或極輕症患者在社區流動,成為其他人的感染風險。 -
肺部纖維化張上淳強調可改善 疾管署研究登國際期刊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3033新冠肺炎引起肺部纖維化,是否永久不可逆呼吸困難,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專家小組召集人張上淳強調,肺部纖維化有很大機會隨著時間慢慢改善,並且台灣醫療能量非常好,新冠病患大部都能解除隔離出院。另外,疾管署針對國內新冠病患調查,發現感染者發病日前後傳染性最強,接著病毒散布能力就會減退。 -
社交距離還要維持多久? 恐怕等疫苗研發出來才可解除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2838陳秀熙強調,目前沒有新冠大流行的國家,都採取境外阻絕與減災計畫,但相關措施不可能永久持續;而已經大流行的國家,可能部分群體免疫,但仍然有可能是宿主,這時就必須檢視抗體對新冠病毒效力有多高,康復民眾有沒有可能2次感染,相關研究數據都會影響疫苗研發與產製,到底有沒有機會加強抵抗能力,也待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