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口腔黏膜
-
拒絕口腔癌 向菸酒檳榔say No!
癌症新知 / 癌症百科2738根據統計資料顯示,國內抽菸人口罹患口腔癌的機率是一般人的18倍;而嚼檳榔的人口中,罹患口腔癌的機率則比一般人增加28倍;若是抽菸又嚼檳榔,罹患口腔癌的機率則大幅提升為89倍;其中,最危險的族群就是嚼檳榔、抽菸、喝酒三種壞習慣都有的人,罹患口腔癌的機率高逹一般人的123倍之多! -
拔牙殺菌不徹底 恐咳血、肺膿瘍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3522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胸腔內科主任許峻榮說明,高先生咳嗽帶血有一週之久,無發燒症狀,胸部X光顯示兩側下葉肺結節病變,細菌培養顯示綠膿桿菌,診斷為肺炎合併肺膿瘍,後來給予口服抗生素藥,六週後痊癒出院。 -
口腔健康拉警報 小學生齲齒比例高
健康養生 / 口腔植牙2160中華民國牙醫師公會全聯會理事林敬修指出,依據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公布資料,台灣地區5至6歲兒童乳牙的齲齒率,雖然由84年的89.4%降至95年的73.6%,但100年卻不降反升,增加為79.3%,顯示兒童齲齒率急需改善。 -
腸病毒71型重症死亡首例 疫情仍處高峰期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2113疾管局副局長周治浩表示,這名腸病毒71型重症死亡個案,是居住於南部的5個月大男童。6月11日男童因發燒及口腔黏膜破損至診所就醫,診斷為感染腸病毒。12日男童病況未改善,住院治療,但次日出現活動力明顯下降,肌抽躍等重症前兆,並於14日快速惡化,因此緊急轉往大型醫院加護病房治療,卻仍不幸於21日晚間死亡。 -
缺牙不補 恐影響正常牙齒壽命
健康養生 / 口腔植牙2275臺大醫院牙科部副主任林立德醫師指出,台灣65歲以上民眾全口無牙率佔兩成多,與新加坡、美國相近。而45歲以上國人五年累積缺牙率為三成六,65歲以上缺牙率增加近五成,顯示隨年齡增加,缺牙不補的情形更加普遍。在臨床上,常見缺牙原因多來自嚴重齲齒和牙周病,與打球、車禍等碰撞意外。若長期缺牙放任不管,容易使咀嚼功能退化,影響說話發音,甚至導致剩餘牙齒會因負擔過重而減短使用壽命。 -
腸病毒重症頻傳 醫:須對症治療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2647台大醫院小兒感染科主任暨微生物學會發言人黃立民表示,針對腸病毒的治療,目前醫界並沒有特效藥。一般來說,會給予退燒、止痛、止咳、打點滴等治療方式,幫助患者啟動身體的免疫機制來殺死病毒,所採取的是支持性的治療,依據症狀加以施藥,減輕患者的不適。絕大多數患者會在發病後7到10天內自行痊癒,僅有少數患者會出現嚴重併發症。而病程若進展到重症,醫生常規處理如下 -
四大癌症免費篩檢 降低罹癌風險
癌症新知 / 抗癌密碼2195衛生署公布99年國人10大死因,癌症連續第29年蟬聯榜首,死亡人數4萬1046人,再創新高,平均每12分48秒就有1人死於癌症。該年度台北市因癌症死亡的人數達4632人。 -
完美微笑新利器 數位隱形牙套美齒兼瘦臉
健康養生 / 口腔植牙2228很多民眾在配戴傳統矯正器的第一天,就明顯感覺金屬矯正器帶來的口腔異物感,吃東西一不小心就刮傷口腔黏膜,導致說話牽動傷口就隱隱作痛,苦不堪言。有時咀嚼過硬食物破壞金屬結構,造成矯正器鬆脫或是鋼線突出戳傷臉頰內側,引起紅腫發炎。強烈的刺痛,不僅妨礙說話和用餐,也影響了正常睡眠,徒增困擾。因此,不少當初興高采烈走進牙科門診做牙齒矯正的愛美女性,由於受不了矯正過程帶來的種種過敏、疼痛和副作用,而灰心放棄美夢,中斷治療,留下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