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卵巢
-
最新國人10大死因癌症連41年居首 新冠肺炎排名第3位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10999統計處科長呂淑君表示,111年死亡人數為20萬8,438人,較110年增加2萬4,266人,增加13.2%。增加原因主要受COVID-19疫情及人口老化影響;死亡率(死亡人數除以年中人口數)為每10萬人口893.8人,增加13.9%;以WHO 2000年世界人口結構調整後之標準化死亡率為每10萬人口443.9人,增加9.5%。 -
體重突然飆升又長痘? 揭多囊性卵巢症候群症狀與治療
兩性關係 / 女人幫4146國泰綜合醫院婦產科李佳潔醫師表示,多囊性卵巢症候群是很常見的生殖內分泌問題之1,由於慢性不排卵以及胰島素耐受性不良的狀況,年輕時會有月經不規則,不容易受孕的表現;長久下來罹患糖尿病、高血壓、脂肪肝等代謝性疾病,以及子宮內膜病變的風險都會明顯上升。 -
捐卵星座前3名出爐! 醫籲女性捐卵做愛心也要愛自己
兩性關係 / 不孕症3898送子鳥生殖中心許雅鈞醫師表示,統計只是個參考,重點在於讓各位重視不孕議題,並針對不少人擔心捐卵會傷身或副作用做說明。在療程中可能因誘導排卵導致卵巢過度刺激症候群(OHSS),但在醫師審慎每位捐卵者身體狀況並評估用藥,發生機率小於5%,呼籲想捐卵的女性選擇合格且經驗豐富的生殖中心,做愛心的同時也要保護自己。 -
子宮肌瘤占婦科腫瘤大宗 3大解方避免術後沾黏後遺症
兩性關係 / 婦科診療室4492容婦產科診所院長謝俊賢醫師指出,婦科常見的腫瘤大多是良性,其中以子宮肌肉瘤占比最高,其他還有子宮肌腺瘤及卵巢等處的腫瘤,依據器官與生長部位的不同,腫瘤可生長的大小也有差異,以子宮的腫瘤來說,謝俊賢院長曾遇過最大28至34公分的案例,也治療過卵巢腫瘤最大50公分的患者。 -
「凍卵」備受關注!女性為何凍卵? 網友熱議3大考量
健康養生 / 話題懶人包3632在現代晚婚晚育的趨勢下,「凍卵」成為女性生育的另一選擇。不只有許多知名藝人、網紅公開分享自己決定凍卵的原因和醫療過程,甚至有不少政治人物紛紛提出與凍卵補助有關的政見,可見凍卵議題備受關注。《Social Lab社群實驗室》本次透過《OpView社群口碑資料庫》追蹤3個月內「凍卵原因」相關話題的網路聲量,帶您了解有關凍卵原因的討論聲量及熱議焦點。 -
體毛、痘痘過多卵巢陷危機 多囊性卵巢症候群恐釀不孕
兩性關係 / 女人幫4101多囊性卵巢症候群為育齡女性當中最常見的賀爾蒙分泌異常相關疾病,盛行率為5%到18%,根據研究的族群而有所不同;成因是因為長期不排卵,卵巢在超音波底下常見單側超過12顆以上的濾泡。需注意的常見症狀為:月經不規則、不孕、雄性素過高的相關症狀(如體毛增加、青春痘過多)、代謝症候群(如:高膽固醇、中樞性肥胖、糖尿病),以及情緒焦慮憂鬱。 -
男女不孕現象嚴重?醫鼓勵調整心態 先檢查為將來準備
兩性關係 / 不孕症3676世界衛生組織(WHO)日前公布最新調查,全球每6人中就有1人曾患過不孕症!他們分析1990年至2021年的相關研究,發現全球共有17.5%的成年人有不孕症的困擾或經驗,並呼籲各國重視。雙和醫院婦產科暨生殖醫學中心負責人許越涵醫師表示,不孕症的困擾遠比想像中嚴重,加上時代變遷,晚婚晚生的社會趨勢,男女雙方都得重新調整心態應對。 -
新竹市打造「幸孕友善」城市 推AMH檢測與凍卵補助
兩性關係 / 不孕症4314送子鳥生殖中心梁依婷醫師說明,卵巢內小濾泡的顆粒細胞會分泌一種叫做「抗穆勒氏管激素(Anti-Mullerian Hormone)」的荷爾蒙,簡稱AMH。AMH數值高低是預測生育力的重要指標,只需要抽血便能得知數值結果,預測卵巢中的卵子庫存量,進而評估女性卵巢功能。且AMH在經期任何1天或週期與週期間檢測,數值變動性不大,可以隨時進行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