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危險因子
-
鼻塞、流鼻血竟是鼻咽癌! 醫示警:出現3症狀速就醫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3297一名50歲男性患者因肥胖和高血脂問題長期追蹤治療,某次回診時突然表示頸部摸到腫塊,擔心是甲狀腺問題。醫師仔細詢問病史後,患者才透露鼻塞情況已持續約半年,症狀時好時壞因此沒放在心上。令人擔憂的是,最近三個月擤鼻涕時偶爾會發現帶有血絲,由於本身有吸菸、喝酒與嚼檳榔的習慣,他一直以為這些症狀只是「火氣大」而已。醫師當下警覺同時出現鼻塞、輕微流鼻血及淋巴腫大三種症狀,立即轉診至耳鼻喉科深入檢查,最終確診為鼻咽癌。 -
振興醫院心臟移植逾580例 已有11位患者存活超過30年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5369台灣自1987年開啟心臟移植歷程,至今已38年,成為末期心臟病患的重要治療選項。振興醫院自1988年7月完成首例心臟移植以來,截至2025年8月,累計手術589例,患者年齡從2.3歲至75歲不等。院方統計,目前已有11位患者存活超過30年,為亞洲單一醫院中換心後存活超過30年人數最多的紀錄,另有逾60位患者存活超過20年。 -
災後清理家園別赤腳! 類鼻疽藏泥水中恐致敗血性休克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3724每逢大雨過後,不少民眾都會趁雨勢較緩或雨停時,趕緊返家查看情況,或是著手開始清理積水與泥濘的環境。為了方便,許多民眾只是赤腳或穿拖鞋便走進積水、泥濘之中。其實,這樣不經意的行為,可能會引發一個不容忽視的健康風險,那就是「類鼻疽感染」。 -
不讓心血管悲劇重演! 提早篩檢「遺傳地雷」趨吉避凶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5223「醫師,為什麼我爸爸50歲就心肌梗塞,我哥哥45歲也中風,明明我們家都很注重健康啊?」這是心血管門診中經常聽到的疑問。當一個家族中接連出現心血管疾病,很多人會歸咎於共同的生活習慣或環境因素,但真正的元凶可能藏在基因深處。 -
心肌梗塞突發不只在冬天! 醫揭夏日心肌梗塞危險因子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4989坊間銀杏相關產品林林總總,蕭智元藥師推薦具有專利的知名品牌循利寧,除了知名度高、值得信賴,主要是因為同樣1顆藥物的成分,相較於他牌的濃度高,服用後被身體吸收的可利用率高,且不少民眾在服用後都有好的回饋感受。 -
膽固醇正常心血管卻出事? 最危險壞膽固醇是隱藏殺手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5231它不像膽固醇那麼有名,但可能更致命。1位年僅48歲的男性患者,身形正常、不抽菸、作息良好,也沒有高血壓或糖尿病,甚至連膽固醇都在理想範圍內,卻在某天清晨運動時突然倒下,被送國泰醫院急診,經診斷為急性心肌梗塞。更令人困惑的是,他的冠狀動脈內部已有嚴重粥狀硬化,但傳統的心血管危險因子似乎無法解釋他的病情。
-
10/4講座》遠離高血脂威脅有解! 專家揭關鍵危險因子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5349為協助民眾深入了解高血壓與共病的最新預防與治療方式,東生華製藥將於2025年10月4日(六)下午2點至5點(1點半開始入場),在財團法人張榮發基金會國際會議中心1001會議室(台北市中正區中山南路11號10樓)舉辦健康公益講座,邀請臨床三位權威醫師現場解析高血壓、高血脂、心絞痛三大心血管風險,提供民眾專業知識與照護對策。 -
減少低密度膽固醇防中風! 高血脂治療新機轉突破限制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6430今(2025)年3月在亞東醫院心臟醫療團隊的專業評估下,現年近7旬的曾先生成為全台首例自費使用新型降血脂藥物Bempedoic acid的個案。治療數月後,曾先生的血脂控制明顯改善,病情穩定,也為高血脂合併冠心病開啟新的治療契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