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升結腸
-
大腸癌年輕化!中年男子腹痛1個月 檢查發現竟已第3期
癌症新知 / 腸癌5962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消化內科主治醫師廖敏凱說明,大腸癌的明確原因仍待研究,一般認為除遺傳體質如家族病史之外,飲食與生活方式為可能肇因,較高風險因子包括缺乏攝取高纖食物、運動量不足、常吃油炸、燒烤或加工肉品、抽菸等,有以上習慣的族群更需注意篩檢,防微杜漸。 -
最多國人罹患的癌症! 「久坐不動」增大腸直腸癌風險
癌症新知 / 腸癌4396根據衛福部統計,大腸直腸癌是台灣最多人罹患的癌症,平均約31分鐘就有1人被診斷為大腸直腸癌。醫師提醒,要遠離危險因子,少吃紅肉、避免久坐不動,定期做糞便潛血檢查,早期發現並治療,大腸癌是治癒率很高的癌症。 -
巴西球王比利結腸癌惡化病逝 結腸癌和直腸癌相同嗎?
健康養生 / 名人健康86曾3度奪下世界盃冠軍的巴西球王比利(Pele),被喻為足球史上最偉大的運動員之一,他於在當地時間12月29日因結腸癌惡化,導致多重器官衰竭,不幸病逝於巴西聖保羅,享壽82歲。 -
包好尿布再開車!公車司機長期血便 竟是潰瘍性結腸炎
醫藥衛生 / 慢性疾病95高雄醫學大學副校長暨高雄醫學大學醫學系胃腸內科教授吳登強表示,潰瘍性結腸炎就是腸子潰爛,一開始多在靠近肛門的直腸部位,之後會延伸到乙狀結腸、橫結腸和升結腸。而潰瘍性結腸炎較令患者困擾的就是會反覆發作,尤其在感冒或是壓力大時特別好發。 -
大腸癌發現時間很重要!有症狀已來不及 醫籲定期篩檢
癌症新知 / 腸癌3125大腸癌已連續10多年占據國人癌症發生率第1,患者常見症狀包括血便、腹痛、貧血、排便習慣改變、體重莫名減輕等,北投健康管理醫院副院長梁程超表示,因大腸癌在發展初期,可說是幾乎沒有症狀,民眾若等到出現問題後再去治療,可能已錯過黃金救治時機! -
女性春分養生多按壓6穴位 調理肝脾婦科問題迎刃而解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12976每年的3月20日至22日之間,是春分時節古稱「日中」,也是1年24節氣中的第4個節氣,介於驚蟄和清明之間。從中醫角度來看,春分是調養人體肝經的重要節氣。 -
待疫情控制穩定之後 醫:記得趕快接受這項檢查不能拖
癌症新知 / 腸癌2729但張先生耳聞長輩或朋友說大腸鏡過程會相當疼痛,因此醫師一提到大腸鏡,馬上就要求要做無痛式的,但因張先生本身有慢性氣喘,平常就需要用到支氣管擴張劑,因此無痛式的靜脈麻醉亦有一定風險。正在猶疑不定時,醫師解釋和安撫張先生「即便在沒有麻醉的狀況下,也可以利用一些穩定輕柔加上灌水等內視鏡技巧,以減輕施作過程中的不適。」張先生考慮後決定接受一般大腸鏡。 -
網傳連環屁恐大腸癌前兆?! 其實背後真相跟這些有關
癌症新知 / 腸癌7648阻塞性腸道腫瘤會導致脹氣,容易出現連環屁。但不是所有腸道腫瘤都容易放屁,大腸包括升結腸、盲腸、橫結腸、降結腸、乙狀結腸、直腸幾個部分,腫瘤若位在右側的升結腸、盲腸,因此處腸道空間較大,腫瘤容易到晚期才被發現,導致已轉移肝臟或腫瘤腸道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