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十大死因
-
國人十大死因報告出爐 慢性病死亡佔75%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33衛生署統計室主任陳麗華表示,去年死亡人數15萬2030人,平均每3分27秒就有一人死亡,與99年相較,國人死亡時鐘往前縮短11秒。惡性腫瘤則連續30年蟬聯國人十大死因榜首,去年共有4萬2559人死於癌症。 -
癌症致死連30年榜首 六分之一是感染造成
癌症新知 / 癌症百科2177根據衛生署公布最新100年國人十大死因中,前10大主要癌症死亡順位分別為肺癌占20%、肝癌占18.9%、結腸直腸癌占11.4%、女性乳房癌占4.2%、口腔癌占5.8%、胃癌占5.5%、攝護腺癌占2.5%、食道癌占3.8%、胰臟癌占3.6%以及子宮頸癌占1.7%。 -
正子掃描影像診斷 癌症治療新利器
癌症新知 / 癌症治療85惡性腫瘤一直蟬聯台灣地區十大死因之首,據統計,2010年每12分48秒就有1人死於癌症,每個月就有2800多人因癌症離開人世,超過於921震災的死亡人數。目前十大主要癌症死亡順位分別為:肺癌、肝癌、結腸直腸癌、女性乳癌、口腔癌、胃癌、攝護腺癌、食道癌、胰臟 癌、及子宮頸癌。 -
高血壓須吞藥2萬顆 新三合一降血壓藥物反應佳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2644根據統計,積極治療的高血壓病患若每日服用3顆藥,20年下來估計吞下2萬顆藥,由於藥物又多又複雜,以致超過4成患者會自行停藥減藥,導致病發。本月初有一新的口服三合一降血壓藥物通過健保給付,可減少病患服用藥量,預期可幫助病患做好血壓控制。 -
內視鏡黏膜下剝離術 治療早期消化道癌症
癌症新知 / 癌症治療3009如果早期在消化道發現腫瘤,且侵犯深度不超過黏膜下層,同時無淋巴轉移的話,就可利用內視鏡來切除,免除傳統手術治療的痛苦。因此,日本便將內視鏡黏膜下剝離術(ESD)列為早期消化道癌症的標準治療方式。
-
藥物釋放型冠狀動脈氣球導管 納入健保給付
醫藥衛生 / 全民健保2580健保局醫審及藥材組科長蔡文全指出,冠狀動脈狹窄患者在接受血管支架後,仍有再狹窄可能。如果無法再置放血管支架,就必須使用氣球擴張術處理,效果仍然不好時,則須以外科手術治療,需要全身麻醉,住院時間約7至14天,增加醫療成本及病患的負擔。 -
跟肥胖byebye 千萬別讓三高亮紅燈
醫美減重 / 美容整形2149根據一項對竹科地區科技從業人員所做的健康檢查,其中輕度肥胖者(BMI=27~30)占38%,中度肥胖者(BMI=30~35)占14%,重度肥胖者(BMI≧35)占13%,而體脂肪正常者僅占34%。綜合來看,高達65%的科技人有體脂肪偏高的問題,與一般人肥胖比率約三到四成比較,科技新貴確實在肥胖與代謝症候群發生率高出許多。
-
心臟血管中心相繼成立 提供病友全方位服務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57以台大醫院來說,將心臟內科及心臟外科專業整合在一起,相關的檢查與治療,如心導管室、開心手術室、心血管檢查室、加護病房及心臟內外科病房整合在本院東址大樓5樓同一樓層中。配置包括一般病床,加護病房、開刀房(包含1間複合式手術室及1間機器人手術室)、心導管室與門診檢查室,以提供「全方位解決」及「一站式」的整合性醫療服務,並有專用電梯直接和急診部相通,大幅減少病人因為進行各種檢查的運送時間與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