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動力
-
19歲女意外身亡器捐!彰基贈有聲心跳卡 母收到後淚崩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3921發想「有聲心跳卡」的器官移植協調師/護理師葉倩如表示,今年初有位19歲的女孩不幸發生意外送進本院,雖然不捨獨生女遭逢死劫,但女孩的母親想起女兒樂於助人的心,因此決定讓女兒器官捐贈遺愛人間,並希望能看一看女兒捐出去的角膜、看到的新世界是甚麼樣子。由於倫理上無法讓捐贈者家屬接觸受贈者,因此女孩的母親無法得償心願、非常失望;為此,我們想到可以錄製心臟受贈者的心跳聲送給媽媽。 -
孩子氣喘反覆發作竟是黴漿菌所致? 醫師點1關鍵因素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3748光田綜合醫院兒科鄔翔帆醫師指出,黴漿菌感染容易誘發氣喘,使原本控制良好的氣喘患者症狀加劇,若出現久咳不不癒,氣喘反覆發作的狀況,最好迅速就醫,確認是否為黴槳菌感染,並與氣喘一起治療。 -
暉致醫藥橫掃4項年度大獎! 打造以人為本的幸福企業
健康養生 / 消費生活3706台灣暉致致力於提升醫療保健可及性與永續經營,近日連獲大獎肯定,一舉斬獲4項重要企業獎項,包括:中華民國商業總會金商獎《優良外商獎》、2023亞太傑出企業獎《卓越企業管理獎》,以及《康健雜誌》「CHR健康企業公民銀獎」與《女人迷》「DEI 多元共融願景銀獎」。 -
病後人生如何面對?患者不願復健 心理師提供調適方法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6897國泰綜合醫院復健科臨床心理師劉威麟表示,當復健動機減退的程度或情緒問題已嚴重影響復健治療,或有明顯的壓力反應、憂鬱情緒時,建議尋求專業的心理諮詢或門診治療,以建立適合的因應策略與技巧維持患者本人的復健動機。 -
慢性疼痛與自律神經失調有關 麻醉科醫師為你解析原因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4164大部分民眾不知道在人體中疼痛神經與自律神經是不可分割的系統,所以常常把疼痛當作是自律神經失調或者把自律神經失調當作是疼痛。其實慢性疼痛與自律神經失調常常合併發生,因為慢性疼痛常會造成次發性的自律神經失調,比如憂鬱、失眠、焦慮、暈眩、鼻塞、眼睛乾澀、胸悶、心悸、呼吸不順、胃食道逆流、頻尿、情緒失調等,所以神經痛如果沒有解決,對應的自律神經失調,以藥物治療通常只能控制症狀,而無法痊癒。 -
小心黴漿菌感染! 「行走的肺炎」久咳發燒卻行動自如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4307黴漿菌肺炎是種呼吸道傳染疾病,患者症狀不一,可能會有感冒、咳嗽、發燒、喉嚨痛等症狀,且咳痰時顏色呈黃色,與大多數病毒不同。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新生兒科主任吳宗儒示警,黴漿菌肺炎主要透過飛沫傳播,但跟一般肺炎不同的是,許多病人即使發燒仍保有活動力,因此常延誤治療。 -
胸悶吸不到氣? 醫授4大「胸腔復健」法改善心肺功能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4784萬芳醫院復建醫學部醫師林硯農表示,患有氣喘、慢性支氣管炎、慢性阻塞型肺部疾病、新冠肺炎後遺症等肺部疾病族群,病人在活動時常容易感到胸悶、吸不到空氣等窒息感,導致活動意願降低,在不知不覺中,縮小活動範圍或選擇靜態活動。 -
兒童也會發生心律不整 定期監測心跳、緊急措施這樣做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8229心律不整不只會發生在老年人身上,兒童也可能發生!最常見的兒童心律不整為心搏過速,家有確診心律不整的兒童,家長往往需要特別留意與照護。為喚醒全民對兒童心律不整的關注,中華民國心律醫學會特別於在本週六主辦一場「一童發現心跳的秘密——2023台灣心律不整衛教宣導週」活動,地點就在台北市立動物園大門廣場,時間從早上10點至下午1點,大家一同來了解「兒童心律不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