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剝半
-
吃藥不配水、吞完膠囊馬上躺! 專家揪出服藥NG行為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3523台灣大學藥學專業學院助理教授黃彥銘指出,口服藥品劑型的不同,主要根據藥品特性、吸收效果、口味刺激等因素而定,一般來說,錠劑是最為常見的藥物劑型,藥品主成分外加入各種賦型劑,經過造粒、乾燥、整粒、打錠、除粉等程序後,完成1顆顆硬硬的藥錠。 -
你一口水吞整包藥嗎? 2個NG服藥習慣恐「食道潰瘍」
醫藥衛生 / 藥品安全3209部立南投醫院院長、肝膽腸胃科專家洪弘昌醫師指出,藥物卡在食道是造成藥物性食道炎的主要原因,有些藥物例如四環黴素等抗生素、鐵劑、阿斯匹靈等止痛藥容易導致食道發炎或受損,膠囊類的藥物也容易黏著在食道壁上,且這些藥物對腸胃道有刺激性,若滯留在食道,容易造成發炎或潰瘍等傷害。 -
服用普拿疼小心肝毒性! 藥師揭「止痛藥劑量上限」
醫藥衛生 / 藥品安全2979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藥劑科藥師林威廷說,止痛藥有分為單純止痛、非固醇類消炎止痛藥(NSAID)及嗎啡類止痛藥。所謂的單純止痛就是指普拿疼,不具有消炎效果,雖然市面上相當容易取得,但需要注意一天的劑量不能吃超過8顆(4,000毫克),否則會有肝毒性的狀況發生。
-
藥太大顆要剝半或磨成粉? 藥師提出3點警告
醫藥衛生 / 藥品安全3497一般常見不適合剝半或磨粉的口服劑型,有長效緩釋劑型及腸溶膜衣錠兩種。長效緩釋劑型是為了使藥品能在身體裡緩慢釋放,讓藥品在血液中一段時間內可以維持一定之濃度,達到穩定治療的效果,萬一劑型被破壞,可能會造成藥品在短時間內大量吸收,除會影響治療效果,甚至引起藥品過量之不良反應。 -
寶貝生病了! 嬰幼兒藥物該如何正確使用?
健康養生 / 消費生活3640每到餵藥時刻,總讓不少家長頭痛,該怎麼才能順利讓孩子好好把藥吃下去,張雅惠藥師提醒,父母不必為了讓孩子吃藥而用騙的方式,畢竟孩子很聰明,可以騙一次,很難騙到第二次。事實上,孩子愈大愈不會抗拒吃藥,只要適時安撫情緒,使他保持輕鬆心情,通常自己就會願意吃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