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刺激
-
別讓腳踝扭傷影響行動! 選對護具加速康復重拾行動力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7241腳踝扭傷是常見的運動傷害,有時走路時拐到腳,也可能造成腳踝受傷,復健科醫師林宗慶提醒,受傷後,應先冰敷、抬高小腿,並多休息,若狀況並未改善,就應就醫,接受檢查,由醫師評估是否需要外科手術或使用足踝護具,避免2次傷害。 -
青春痘正確用藥保持「好臉色」 青春痘用藥圖解懶人包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4128青春痘(痤瘡)是常見的皮膚問題,春夏交替時,溫度和濕度變化易加重不適。食藥署指出,透過正確的藥品治療和適當保養,青春痘是可有效控制的。食藥署提醒,青春痘若處理不當,可能會留下永久性色素沉澱或疤痕。為能保持「好臉色」,除有良好的生活習慣與正確的清潔保養之外,也應確認自身青春痘狀況,對於用藥有疑問,請諮詢醫師或藥師,讓專業幫助您擺脫青春痘困擾。另外應避免迷信偏方,也切記不要透過網路平台購買來路不明的藥品,如此才能更安心有效地對抗青春痘。 -
春天犯眩暈耳鳴!內耳循環不佳惹禍 銀杏葉萃取物有解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3866對於末梢血液循環改善,主要以銀杏葉萃取物最為人知曉,然而市面上銀杏相關製劑很多,關鍵在於銀杏葉的萃取方式。蕭永良藥師指出,銀杏類黃酮配醣體須萃取足量,才能達到良好促進血液循環的效果。不過萃取過程中會有副產物如銀杏酸,銀杏酸有2%會存在銀杏葉內,會有輕微導致過敏或細胞毒性,目前台灣市面並無嚴格規定銀杏酸的限量,而以常見的循利寧為例,其萃取製程嚴謹,銀杏酸含量5ppm以下,相對安全,循利寧主要成分銀杏葉萃取物,其抗氧化和清除自由基的作用,均取得國際實證。 -
寶寶周產期染腸病毒變重症 醫曝留意新生兒3傳染途徑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3718張小姐在懷孕36週又4天時發燒,隔日在台北慈濟醫院剖腹產下男寶寶安安。出生後,安安的狀況良好,但第4天卻在嬰兒室發生2次唇色發紺,刺激恢復後,活力依舊正常。兒科醫護團隊排除了先天性心臟病,抽血檢查卻發現白血球和血小板低下,肝功能異常,且隨後出現發燒及活力下降,在高度懷疑周產期感染的情況下,安排血液培養、腰椎穿刺及核酸檢測。經通報疾管署後,最後確診為新生兒伊科11型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並轉入兒童加護病房治療。 -
產後哺乳怎麼吃較好? 中醫師揭調理3方向及破除迷思
兩性關係 / 嬰兒母親8760產後哺乳是許多新手媽媽面臨的重要挑戰,除了照顧新生兒的日常作息,如何穩定乳汁分泌、掌握正確的營養攝取,也成為坐月子期間的重要課題。中醫師李湘萍指出,母體的乳汁分泌與飲食、作息、情緒及體質密切相關,若能釐清原因並適時介入,大多數哺乳困擾皆可有效改善。 -
減重完全不能碰澱粉? 中醫觀點:瘦身這樣做不必挨餓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4004沈瑞斌醫師表示,中醫減重常見方式有3種,中藥調理、針灸刺激經絡、穴位埋線:(1)中藥會依個人體質調整,例如:長期疲勞的人因氣虛需補氣、女生月經量大導致血虛需補血,並搭配健脾化濕的藥材。(2)針灸能在短時間內活化氣血循環,刺激身體排濕與燃脂。(3)穴位埋線則是在特定穴位植入可吸收線材,可持續性的刺激穴道約7到10天,幫助身體代謝,是許多上班族的減重選擇。 -
強迫症會好嗎?理解背後生命故事 5全系統照亮人生路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755633歲的張先生(化名)在診間門口踟躕良久,才終於踏進門去。反覆確認門鎖是否上好的衝動幾乎讓他錯過約診。環顧四周,手心因緊張而滲出汗珠。等候區內,他看見一位年輕女子默念著什麼,一旁的中年男子不住整理襯衫袖口。張先生稍稍安心,原來他並不孤單。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心身醫學科主治醫師唐守志表示,強迫症(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 OCD)是一種精神健康問題,其特徵是反覆出現令人苦惱的念頭(強迫性思考)與重複行為(強迫性行為)。 -
巴金森症患者2大「斷電」高峰時間點 醫揭治療新趨勢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6470巴金森症的治療主要依靠多巴胺類藥物,如左多巴胺(Levodopa)、多巴胺接受體促效劑(dopamine agonists)、COMT抑制劑(COMT inhibitors)、單胺氧化酵素抑制劑(MAO-B inhibitors)等。吳瑞美表示,多年藥物治療後,患者普遍面臨藥效減弱的瓶頸。藥量足夠時行動自如,但藥效消退後,較嚴重的患者如同電池沒電,出現全身僵住、動作遲緩、反應變差、寸步難行等「斷電」現象,導致跌倒和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