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初診
-
健保獲創新商務「評審團大獎」 健康存摺APP防疫亮眼
醫藥衛生 / 全民健保2370衛福部健保署在數位應用科技再獲肯定,在新冠肺炎爆發時,健保署運用數位科技配合防疫,昨(28)日獲頒數位時代2021年創新商務獎之「評審團大獎」及「最佳管理創新金獎」殊榮。 -
降膽固醇怎麼吃? 醫曝:常吃麵包、炸雞腿便當要注意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2418書田診所新陳代謝科主任洪建德表示,近來門診年輕新病人中,大學生、年輕上班族,每天都可以見半數以上已達到用藥標準,三個月飲食治療後,有回診的90%以上患者,血清膽固醇降不下來,尤其血清總膽固醇高於300mg/dl,或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高於200mg/dl,這類嚴重高膽固醇血症個案越來越多,過去只有遺傳家族疾病的人才見到,現在占門診15%以上了。 -
病竇症候群心律不整如未爆彈! 中醫教你護心保養之道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4588病人至奇美醫學中心中醫部部長許堯欽門診時,病人主訴出院後每日陣發心悸伴隨疲倦、頭暈、嗜睡、心跳時快時慢已1個月,面色蒼白、身材偏瘦,平時血壓偏低,且畏寒、上坡容易氣喘、鼻過敏6年、遇風冷常鼻塞流清涕、冬天手足端易冰冷、平時少運動、無三高及其他系統性疾病史、有心律不整家族史。病人平時工作壓力大、工時長且久坐易覺頸部及頭部緊,血液循環不佳引發心悸感、3餐不固定、易胃酸逆流且飯後加劇。脈濡細無力兩尺弱,舌質淡紅,舌苔白厚。 -
罹癌後擔心復發焦慮不安 癌友心理支持用正念對抗病魔
癌症新知 / 癌症治療2878隨著癌症醫學的進步,癌症病人的存活率也大幅提高,但一般人不知道的是,多數時候「心理」的調適更重於「醫療」。臨床上很容易觀察到,當病人面對癌症與治療有較正向的念頭時,在預後與存活率上會有較佳的表現。 -
青光眼前兆如紅眼、看到光暈 眼睛出現7大症狀別拖!
健康養生 / 視力矯正9279青光眼科醫師劉瑞玲表示,青光眼是全球導致眼盲的第二殺手,僅次於白內障,但白內障可透過小切口超音波乳化術合併人工水晶體植入術的治療,恢復視力, 反觀一旦因青光眼而傷及視神經,即使再積極開刀治療,可能也難以挽回視力,最後導致失明。 -
穴位、肌肉紋理雙效刺激 中醫針灸美顏不著痕跡
醫美減重 / 美容整形12866現今醫美保養盛行,雷射去疤、儀器拉提選擇多元,但醫美微整多屬於輕微刺激的熱效應後重建,皮膚容易出現發紅、結痂過程。台灣顏面針灸醫學會理事長沈瑞斌醫師表示,中醫美顏針不經手術、不需麻醉,是利用針灸刺激,不會破壞皮下組織、也未注射填充物,主要經由微細針灸臉部經絡、經筋、皮部,並結合肌肉、筋膜針刺調節,因為改善氣血循環,臉部自然變得明亮有神,除能改善皮膚老化造成的下垂和細紋,無形中也能淡化斑點和黑色素。 -
幼兒溼疹半夜哭鬧爸媽好心疼 中醫調理一覺到天明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5032中醫師鄭愛蓮認為,相較於過去20、30年,這幾年過敏兒有增加的跡象,除了受到空汙影響之外,也與以前小孩的戶外活動量較大、出汗量較多有關。現代人大多住在都市,不僅活動量受限,能出汗排毒的機會也變少,當出汗量減少,皮膚便無法適時排出溼氣,導致身體循環變差及體內代謝失衡,就會使人體的毒素累積,於是毒素從皮膚冒出,形成溼疹。 -
腸胃炎反覆發作好不了 男童確診罕病克隆氏症
醫藥衛生 / 罕見疾病3404亞洲大學附屬醫院兒童腸胃科主治醫師陳德慶表示,克隆氏症相當罕見,在台灣發生比例約10萬分之0.2,一般好發於20至40歲的青壯年,少部分則會發生在兒童身上。克隆氏症是種自體免疫疾病,會造成腸胃道慢性及反覆性發炎,兒童若長期在發育期間腸道發炎,會造成營養吸收不良,而影響生長發育。但目前該病的發病原因不明,推測可能與遺傳、腸黏膜免疫調節異常、腸內共生菌種改變,飲食西化或環境壓力等因素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