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分級醫療
-
分級醫藥新制上路 預估80萬名患者受影響
醫藥衛生 / 全民健保3084國人生病習慣至大醫院就醫,導致分級醫療難以推動。健康保健署將推出新制,自7月起,區域級以上大醫院門診必須減量,每年至少要減2%,希望5年能夠減少至10%,對象為輕症、穩定的慢性病患者,預估今年共有80萬人受到影響。 -
分級醫療定額改定率 未來醫學中心看病恐破千
醫藥衛生 / 全民健保49現在至醫學中心看病,連同掛號費、藥費、檢查費,最高得花上720元,如果未來看一次病,必須花上1千多元,你OK嗎?中華民國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上周召開理事會,決議將從現行部分負擔的定額改成定率,並擬定各級醫院的自付比率,一旦上路,未經轉診,至醫學中心看病,至少得千元起跳。 -
國人健保滿意度達8成5 刷新歷史紀錄
醫藥衛生 / 全民健保3576健保署補充,滿意度達85.8%為傳統住宅電話調查(有效樣本1032份)之結果,今年為提高民調樣本結構與涵蓋率之準確度,除有傳統的住宅電話調查外,還新增手機調查(有效樣本301份),這種雙底冊(dual frame)的調查,有助於矯正樣本,讓結果更為精確。 -
全台醫院好感度調查 分級醫療觀念仍待落實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5472近來衛福部積極推動分級醫療級轉診制度,希望民眾不要因為小病就跑大醫院,讓大醫院能夠發揮救治急重症的功能,以避免醫療資源浪費。不過《遠見雜誌》這次「全台醫院民眾好感度調查」發現,民眾對分級醫療的認知度仍嚴重不足,而上述小病跑大醫院的狀況更是屢見不鮮。 -
台大聯醫轉診計劃成功逾千例 民眾滿意度高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3354臺北市立聯合醫院黃勝堅總院長表示,多數民眾都有「小病跑大醫院」習慣,認為到大醫院才有保障,結果導致醫學中心人滿為患,病人應得到的醫療服務大打折扣。然而,從過去在急診室值班的經驗,到醫學中心急診室的病人中約有七、八成在地區醫院就能處理,不需特別跑到台大醫院看診。 -
轉診新制上路 民眾一個月內享4次回診優惠
醫藥衛生 / 全民健保5153衛生福利部已公告自106年4月15日開始實施健保門急診部分負擔費用調整方案,新制上路後,如果經轉診至醫學中心、區域醫院,部分負擔調降40元;未經轉診至醫學中心,部分負擔則調升60元。這次同時修改「全民健保轉診實施辦法」,大幅放寬轉診優惠,病人在一個月內的4次回診,可視同轉診,均能享有減輕部分負擔的優惠。 -
落實分級醫療政策 醫院診所雙向轉診造福患者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3624衛生福利部積極推動分級醫療政策,為了有效分配健保資源 ,並提供區域民眾轉診連續性照護,新光醫院推動社區轉診 制度,與醫院附近56家社區診所成立社區醫療群合作,建立快速且完善的轉診制度。 -
分級醫藥新上路 未經轉診至醫學中心多付60元
醫藥衛生 / 全民健保3593健保署副署長蔡淑鈴指出,本次部分負擔調整目的不在增加健保財務收入,而是建立制度,希望藉此建立有效的轉診制度,希望減少小病患者往大醫院就醫的情況。新制內容共有三大部分,重點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