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出口
-
蜂窩性組織炎隱形殺手不容輕忽 9大高風險族群要當心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5297前民進黨南投縣黨部執行長曾琮愷因蜂窩性組織炎不敵病魔,於8月10日晚間辞世,享年僅45歲。這位外號「小鋼砲」的政治工作者,生前以敢衝敢說的作風聞名,然而一場看似普通的細菌感染,最終卻奪走了他寶貴的生命。這起不幸事件,再次提醒我們蜂窩性組織炎這個容易被忽視的疾病威脅,絕對不能掉以輕心。 -
正視4大風險因子!解壓寧心4招 護值勤消防員身心健康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8426由台塑企業暨王詹樣公益信託攜手台灣職業衛生學會發表的「特殊職業類別身心健康與食安問題計畫」最新研究顯示,超過3成消防員長期處於睡眠不足與心理壓力中,將可能衍生出不容忽視的身心健康問題。這些壓力源包含勤務時間、突發任務、睡眠問題以及情緒支持等4大關鍵因子。研究指出,消防員因應災害現場、高壓勤務與不穩定的輪班作息,所承受的壓力遠高於一般職業,長期累積的「隱形壓力」不容忽視。 -
台劇《忘了我記得》引起失智照護共鳴 網友揭5大難題
健康養生 / 話題懶人包7646由秦漢、謝盈萱主演的Netflix台劇《忘了我記得》播出後迴響熱烈。劇中細膩描繪女兒照護失智症父親的歷程,情節觸動人心,更映照出失智照護的現實處境,讓廣大觀眾得以理解失智症照顧者面對的心酸與掙扎。《Social Lab社群實驗室》本次透過《OpView社群口碑資料庫》追蹤近半年內「失智症照護難題」相關話題的網路聲量,帶您了解網友熱議的5大失智症照護難題有哪些。 -
膽結石未及時治療 7旬翁竟併發感染性肝膿瘍險敗血症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44711名年近7旬、患有高血壓與糖尿病的男性,因右上腹疼痛及高燒送醫,經診斷為急性膽囊炎,治療後返家休養。不料1個月後病情急轉直下,再度出現腹痛、黃疸,伴隨深色尿液、反覆高燒及畏寒等症狀,入院時甚至已有嗜睡現象。經診斷確認為「膽結石導致膽管阻塞,進而引發肝囊腫(俗稱肝水泡)二度感染形成肝膿瘍」,所幸在接受內視鏡取石與膿腫抽吸治療後,病況逐漸穩定。 -
76億預算強化醫藥韌性 推動「韌性國家醫藥整備計畫」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7479地緣政治風險日益升高,加上極端氣候、新興疾病等非傳統安全威脅,衛福部積極推動「韌性國家醫藥整備計畫」為期4年,訓練醫療專業人員,改善設備設施,並且強化藥品供應韌性。臨床醫師建議,醫事人員應學習重大災難訓練,以便災難、戰時之醫療需求。 -
逾2成高中生曾有輕生念頭 孩子叛逆恐是心理健康警訊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7482「我最近莫名想哭,甚至好想死。」、「孩子越來越少去學校,不願出門,甚至拒學,怎麼辦?」近年來,亞東醫院精神暨心身醫學部門診中,兒童與青少年心理健康求助人數逐年增加。憂鬱、焦慮、注意力不集中、社交退縮、自我傷害,甚至出現自殺念頭,這些問題正悄悄成為青少年成長過程中的「無聲痛楚」。 -
針眼突然冒出來? 經常熬夜、愛吃油炸恐成誘發導火線
健康養生 / 視力矯正4512愛吃油炸、經常熬夜⋯⋯小心針眼找上門!針眼的正式名稱為「麥粒腫」,主要是因為得到針眼的人,眼皮上常常會出現一粒紅紅腫腫的突起,就像是一顆麥粒藏在眼皮底下。藥師指出,針眼如果不嚴重,可能幾天內會自然痊癒,建議做好日常護理;若症狀明顯或持續未改善,應及早就醫。 -
右冠狀動脈出口狹窄嚴重恐致命! 繞道手術除「心」患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4285文獻記載,右冠狀動脈出口異常的發生機率約0.1%,一般的生活狀態下不會發病,雖然這段異常的距離不長,但遇到病患用力咳嗽或肚子出力,就會使肺動脈與大動脈壓力急遽上升,而擠壓夾縫中的右冠狀動脈造成心臟缺血,進而引發心肌缺血、心絞痛、心律不整與心跳停止。尤其這類病患,很可能在運動當中或是運動中途休息時,突發心跳停止。臨床上對於有明顯血管狹窄,心肌缺血的患者,接受冠狀動脈繞道手術是目前認為最安全、有效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