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冷飲
-
乾癬雖好發於冬季 中醫認為應把握冬病夏治黃金期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4074中醫師鄭愛蓮解釋,中醫治療乾癬依照個人體質給藥,藥物多屬溫熱健脾利溼,目的在使毛細孔擴大,將體內毒素往外排。若病情嚴重,治療之初則會大爆發,原本2、3顆疹子或是一整片皮屑、脫屑,可能在短時間內變本加厲。但只要持續用藥一段時間後,病灶就會逐漸變小,皮膚變薄、外觀變平。儘管皮膚仍偏紅,但皮屑已不再增生。 -
姊妹們消暑冰品不忌口 經期血塊痛經難熬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4821中醫師鄭愛蓮表示,女性在經期或行經前後,容易出現周期性小腹、腰部疼痛,嚴重者甚至劇痛昏厥,中醫稱之為「痛經」。痛經以年輕女性較為常見,有可能是生殖器官器質性病變引起,如子宮內膜異位、盆腔炎、子宮腺肌病等,因此需及早治療。 -
大熱天吃冰品喝冷飲消暑 眩暈症竟伺機發作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6264李宏信提到,每到夏季氣溫升高眩暈症患者就會變多,但由於眩暈發生成因多與壓力有關,相較之下飲食方面的影響就容易被忽略,夏天不少民眾愛吃冰或喝冰水來消暑,但長期下來往往易誘發眩暈症。 -
暑氣逼人小心熱感冒 寒熱體質吃冰訣竅各有不同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2915台中慈濟醫院中醫師王嘉涵表示,從中醫陰陽平衡理論來看,人體陽氣從夏至開始逐漸衰退,寒性體質的人要是吃太多寒涼食物就可能出問題,出現拉肚子、流鼻水等症狀。如何知道自己是寒性或熱性體質?王嘉涵指出,可從身體表現判斷,熱性體質者常有大汗、口乾舌燥、便祕等困擾。寒性體質者則會四肢冰冷、胃口差、夜尿多。 -
老翁早年車禍病根未除 椎間盤突出頸痛手麻
健康養生 / 老年照護4345中醫認為「腎主骨、肝主筋」,腎為先天之本,中醫治療頸椎骨刺和椎間盤突出,講求治根本,一方面治療麻痺和疼痛感,另一方面加強肝腎功能和血液循環,除前1個月療程兼顧內外調理,後續仍應配合吃藥粉三個月來鞏固療效,方能收取最佳成果。只要身體調養好,自然能抵抗衰退,除非再遭受車禍、外力重擊等,否則治療好後五年內的復發率極低。 -
梅雨季體內代謝失調 溼疹、汗皰疹恐爆發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3764台灣屬於海島型氣候,罹患溼疹或汗皰疹的皮膚病患因為本身代謝異常,外溼嚴重時就容易發作,若加上多年生活作息不正常,或是各項飲食不忌口,體內溼氣無法調節,往往容易引發症狀。 -
女人要忌口! 寒涼食物吃多冷到子宮易長肌瘤
兩性關係 / 婦科診療室6159許多女性都有子宮肌瘤的困擾,因此常有經痛、月經紊亂等症狀,甚至影響懷孕機率,中醫師提醒,子宮肌瘤患者飲食上應避免食用瓜果類、柑橘類水果或生魚片等生冷食物,且在月經期間建議少吃雞肉、牛肉、羊肉、辣椒、蔥、薑、蒜等辛香料。 -
學偶像穿緊身褲耍帥 當心弟弟受壓迫硬不起來
兩性關係 / 男人幫5943男性勃起功能障礙俗稱「不舉」,近來有年輕化趨勢,求診患者最年輕僅20出頭歲,當中不乏因長期穿緊身褲所致的陽痿患者。醫師提醒,男性民眾千萬別忽略長期穿緊身褲對性功能的傷害,在愛美耍酷的同時需留意下體的舒適透氣度,若有勃起障礙最好儘早就醫,以免病況惡化而影響兩性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