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公衛
-
北榮護理師創意研發獲國家專利 提升照護品質點子成金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6841臺北榮總護理同仁為了提升病人照護品質,維護民眾的安全與健康,減少不必要的工作負荷,無時無刻都在發揮巧思與創意,在繁忙的臨床工作之餘,仍有多項創新作品產出,應用於臨床。 -
台灣結核病防治獲國際肯定! 持續朝消除結核計畫邁進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3736為實施我國2035消除結核計畫第3期計畫,疾管署於4月22日至26日為期5日辦理「Taiwan CDC External Review of the Ending Tuberculosis by 2035 Plan」之外部評值,邀請來自義大利、澳洲、日本及美國等5位國際結核病防治專家,就我國各項防治策略與執行現況,及實地參訪中央實驗室、醫療機構及地方衛生單位等各面向,藉由實際訪視及與各級結核病防治人員互動討論,了解並檢視我國結核病防治策略實務執行狀況與成效,同時提供消除結核目標前進的可行建言。 -
168斷食恐增心血管疾病風險? 吃什麼比進食時間重要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3951美國心臟協會發表的最新研究卻指出,這種飲食模式可能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尤其是對於有心血管疾病或癌症的人群,但此說法仍需進一步確認。台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心臟內科主治醫師李穎灝則認為,心血管疾病患者平時應關注吃什麼比何時吃更為重要,可採取得舒飲食或地中海飲食等方式,讓身體更為健康。 -
空汙對心血管有害 PM2.5太超過心血管疾病住院風險增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4009空氣汙染會對人體造成嚴重的危害,1項由哈佛大學陳曾熙公衛學院所主導的最新研究發現,人體長期暴露於細懸浮微粒(PM2.5)可能會提高老年人因心血管疾病住院的風險,該研究於今年2月發表在《英國醫學雜誌》上。 -
陽明交大與英國NICA攜手合作! 因應超高齡社會挑戰
健康養生 / 老年照護3455台灣與英國同樣都面臨人口老化危機,台灣更即將邁入每2人就有1人超過65歲的超高齡社會(super-aged society),為了因應這一挑戰,英國國家長壽創新研究中心(National Innovation Centre Ageing, NICA)成為台灣重要合作夥伴。 -
C肝篩檢不能拖!這年齡層可免費篩1次 降低肝病風險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3938有句說「肝若不好,人生是黑白的」,肝臟是身體解毒代謝的重要器官,肝病早期一般沒有明顯症狀,所以一旦出現症狀,通常都已經是肝病的晚期。衛福部死因統計資料顯示,111年有11,888人因慢性肝病、肝硬化及肝癌而死亡,多是由B、C型肝炎所造成,因此,國健署提供45至79歲民眾終身1次免費的B、C型肝炎篩檢服務。自100年起至112年,符合篩檢資格的民眾曾做過C肝抗體篩檢的人數,已經超過575萬人(篩檢率達57.2%),也就是每2人中至少有1人已做過篩檢。 -
雜物滿屋難斷捨離?囤物是種病! 適時醫療介入有幫助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6326近年來,興起一股「斷捨離」風潮,講究無欲單純的生活,但社區中仍常見「囤積症」患者,在家中堆滿東西,髒亂不堪,寸步難行,幾無生活品質可言,如果旁人丟棄物品,還會勃然大怒。開業精神科醫師楊聰財表示,囤積症又稱為儲物症、囤積症候群或囤積障礙,是1種心理精神健康障礙,歸在「強迫症及其相關障礙」,需靠藥物、認知行為治療才能逐步改善。 -
2023年度疫苗10大議題排名出爐 3種疫苗同時開打奪冠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7606全台100多名醫護人員票選2023年度最具影響力的疫苗10大新聞,票選結果出爐,第1名為「流感、新冠與肺炎鏈球菌3種疫苗同時開打」,台灣疫苗推動協會榮譽理事長李秉穎呼籲,年長、慢性疾病者一定要接種流感、新冠XBB、肺炎鏈球菌等疫苗,降低感染及重症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