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內耳神經
-
新冠確診者恐留眩暈後遺症? 醫師解析眩暈成因與治療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2846李宏信醫師提到,一般的眩暈不會致死,可是因病毒引起的眩暈情形,患者多半會合併其他症狀,進而導致死亡機率較高。至於民眾在接種新冠疫苗後,有些人在第3至4天也會有耳鳴、眩暈等症狀,這其實是內耳的神經系統遭病毒破壞,只要透過藥物治療基本上都可以痊癒。
-
突發性耳聾幾乎發作於單耳 錯過黃金治療期恐喪失聽力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4856造成突發性耳聾的主因有內耳血管阻塞、病毒感染,前者發生機率最高的為三高患者,後者則以皰疹病毒(HSV)最為常見,其餘少數個案可能是外力傷害造成,如外力撞擊、鞭炮聲、煙火,及自體免疫疾病使正常細胞遭受破壞,其他包含癌症、細菌感染等。 -
日夜溫差大當心耳中風找上門! 促進末梢血循提早預防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1961耳中風在醫學上稱為「突發性耳聾」,是一種聽力突然降低的疾病,成因複雜,一般認為與病毒感染導致神經炎,或末梢血液循環不良有關。耳鼻喉科醫師陳建業指出,耳鳴眩暈主要由末梢性與中樞性2大成因引起,除少部分中樞性與腦部疾病如腦瘤有關,出現單側耳鳴時需多加留意;多數患者是因為內耳微循環不良、供應內耳神經氧氣的血管被阻塞或末梢血循不通暢,才導致耳鳴眩暈的發生。 -
眩暈有2種!這種屬現代文明病 看iMax電影也可能誘發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2192眩暈症可分為「周邊型眩暈」和「中樞型眩暈」2大類型,約9成以上的患者為內耳前庭不平衡引起的周邊性眩暈,也可簡稱內耳型,包括良性陣發性姿勢性眩暈、耳部前庭及三半規管之神經發炎或梅尼爾氏症;中樞型眩暈通常是腦血管疾病、腫瘤等引起,治療較為棘手。 -
日落之後就耳鳴影響夜晚難入睡 耳鳴帶來失眠惡性循環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2246內耳血管阻塞常見是由於老化引起,因為內耳血管循環不良、神經退化萎縮等因素引發耳鳴。中老年人往往睡眠品質差,進而誘發耳鳴,抑或耳鳴愈大聲就愈難入眠,造成失眠和耳鳴互為影響;而年輕患者常因為用腦過度、緊張、焦慮、過勞或面臨業績壓力等,容易造成內耳血管過度收縮、血流不暢,也會引發耳鳴,臨床上常遇見電腦工程師、年中作帳的會計師或面臨大考的考生,都是耳鳴好發族群。 -
當感冒伴隨眩暈症發作 恐病毒侵犯導致內耳前庭神經炎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3613感冒是一種常見的急性上呼吸道病毒感染性疾病,但如果合併眩暈症狀,就更應該多加留意,即便感冒好得差不多了,眩暈的問題仍可能存在。感冒引發的眩暈主要是因為感冒病毒侵犯內耳的迷路神經造成發炎的結果,又稱為「內耳前庭神經炎」。 -
耳鳴眩暈齊發威恐梅尼爾氏症作祟 內耳淋巴水腫是元凶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2807眩暈是一種平衡系統的疾病,多半來自於耳朵、腦部,或因腦部導致的自律神經失調,其中約7成的眩暈是由耳朵引起。耳朵構造可分為外耳、中耳、內耳3部分,其中內耳是由主司聽覺的蝸牛體及掌管平衡的三半規管所構成,內含淋巴液。當頭部轉動時,內耳的淋巴液會隨著不同方向流動,而產生轉動速度及方向的感覺,3個負責平衡的半規管各成90度垂直位置,在身體動作時,恰好可調節平衡所有的動作。 -
耳鳴嚴重到像「開轟趴」 耳鼻喉科醫師示警恐合併重聽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2104李宏信醫師解釋,耳鳴眾多成因中,最常見是巨大音壓或外力傷害,造成聽神經受損,例如打靶、頭部撞傷、鞭炮或大型演唱會太靠近音箱的位置,甚至吵架賞巴掌等緣故,嚴重還會導致耳膜破裂。其他如老化、壓力、緊張焦慮、睡眠不足或疾病等,都可能釀成耳鳴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