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W健康 辰蘊如/台北報導】近年來有不少人為了梅尼爾氏症而困擾,這個讓人突然天旋地轉、失去平衡合併耳鳴及其悶脹感的疾病,往往在毫無預警的情況下發作,嚴重影響工作與生活品質。而梅尼爾氏症並非單純的眩暈,其實是內耳淋巴液失衡引發的複雜病症。
什麼是梅尼爾氏症? 醫揭內耳積水進而引發平衡危機
根據美國耳鼻喉頭頸外科學會制定的診斷標準,梅尼爾氏症患者必須經歷至少兩次持續20分鐘至12小時的眩暈發作,同時伴隨聽力檢查顯示低頻或中頻聽力下降,且同側耳朵會出現反覆波動的聽力變化、耳鳴或悶脹感。這種疾病源於內耳淋巴液產生過多或吸收不良,導致內淋巴水腫,進而引發天旋地轉的眩暈感與噁心嘔吐。
台安醫院耳鼻喉科袁聖博醫師指出梅尼爾氏症可能與基因、免疫系統異常、病毒感染、血液循環不良或偏頭痛有關,約有1成患者具有家族史。目前可透過核磁共振影像輔助診斷顯示內耳的內淋巴積水情況,許多患者在發作時會突然失去平衡而跌倒,這正是梅尼爾氏症影響前庭系統所導致的典型症狀。
遵守低鈉、減壓、睡飽三大生活守則 有效降低復發機率
在臨床治療方面,袁聖博醫師說明,梅尼爾氏症的急性期通常會使用前庭抑制劑、抗組織胺與鎮靜藥物控制症狀,非急性期則以低劑量利尿劑和改善內耳循環的藥物為主。新型抗發炎藥物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聽力損失和耳鳴症狀。然而真正令患者困擾的是反覆復發的特性,其中壓力、睡眠不足和過度勞累是觸發病情惡化的主要因素;睡眠品質不佳會增加壓力荷爾蒙、提高血糖並加劇發炎反應,形成症狀惡化的惡性循環。
袁聖博醫師特別提醒,想遠離梅尼爾氏症糾纏必須掌握控制鈉攝取量,建議每日鈉攝取量應控制在1500毫克左右,約為一般飲食的一半,因為高鹽飲食會造成體內水分滯留,加劇內耳積水壓力;其次是咖啡因、起司、巧克力及柑橘類等食物會刺激內耳神經系統,並可能直接觸發眩暈發作;最後是確保充足睡眠與壓力管理,患者每晚應睡足8至9小時,因為免疫系統只有在睡眠時才能正常運作,內耳的修復與再生都需要優質睡眠來支持。患者若能建立規律作息、學習壓力紓解技巧,搭配低鹽飲食與降低酒、咖啡因攝取,就能有效降低復發機率。
# 首圖來源/Freepik
更多NOW健康報導
▸近視是一種疾病!醫籲兒童近視及早控制 避免高度近視
▸啟動棕色脂肪代謝力 燃燒熱量、控制體重改善血糖血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