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內分泌科
-
告別扎針!「連續血糖監測」控血糖 讓小一生安心上學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2907長期需要監測血糖變化的糖尿病人,除了可以仰賴連續血糖監測系統之外,配合胰島素幫浦更可以達到精準胰島素給予,避免血糖的過度起伏、降低低血糖風險、增加病人日常生活的便利性。就讀小學1年級的小豪就是以該方式,取代定時注射胰島素,入學1個多月來血糖控制平穩,學習能力良好,一點都看不出來他是第1型糖尿的病人。 -
丹妮婊姐減重遇瓶頸超崩潰! 醫:錯誤減重恐越減越肥
醫美減重 / 體重管理7211部落客出身的美妝Youtuber丹妮婊姐9月15日更新頻道,向粉絲傾訴自己前陣子因為生病,體重不斷飆升,無論嘗試了什麼樣的減重方式都無法如願控制體重,最後選擇就醫檢查,發現自己身體出狀況,也因此導致減重出現瓶頸。 -
兒童太矮!1年長高不到4公分 醫:生長遲緩要及早診斷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3305亞東醫院小兒部醫師高銓宏表示,「生長激素缺乏症」與「低出生體重兒(胎兒小於妊娠年齡,Small for gestational age, SGA)」是2個影響兒童生長發育的重要議題,需透過專業醫學診斷和治療來確保孩子的健康發展。 -
健保放寬CGM給付 糖尿病童免扎手指可即時監測血糖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3401近日有位11歲女童,診斷確診為第1型糖尿病後開始接受胰島素治療。由於女童運動量較大,自我監測的指尖血糖數值發生多次低血糖事件,但其中幾次並未出現明顯低血糖症狀,故安排連續血糖監測(Continuous GlucoseMonitoring,CGM)檢查。在1週的裝機期間,醫療團隊加強其碳水化合物攝取計算及低血糖處理的訓練,目前病人的低血糖頻率顯著改善。 -
我該凍卵?生殖內分泌科醫師曝 這年齡最符合經濟效益
兩性關係 / 婦科診療室7840雙和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鍾明宗指出,從生理學的角度來看,女性出生時大約有30至40萬顆卵子,一旦過了40歲,雖然子宮孕育功能還在,但卵子大約只剩下幾千顆,且有高達8成是不健康的。因此,不建議女性太晚懷孕,而凍卵技術的出現,不但能保有生育能力,同時也能解決部分基因缺陷的問題。 -
突破人工生殖瓶頸!長庚研究發現這物質 有助胚胎著床
兩性關係 / 不孕症5675胚胎能否順利在子宮著床,是成功懷孕的關鍵,許多婦女曾因此飽嘗不孕或自發性流產痛苦。林口長庚醫院幹細胞與轉譯癌症研究所及婦產部生殖內分泌科團隊的最新研究發現,人類胚胎幹細胞所衍生的「醣脂」(Glycosphingolipids, 簡稱GSLs),會促進母體與胚胎間的溝通與免疫耐受性,可能有助於胚胎著床。這項突破性的成果,可望最快在3年後應用於人工生殖技術,提升人工生殖技術的效能,進而嘉惠全球眾多的不孕症病人。 -
少年參加喝水比賽拚6千元獎金 竟釀水中毒進加護病房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333615歲國三男學生日前出席父母公司舉辦的春酒,餐會中的娛興節目舉辦喝水比賽,男孩在短時間內喝了約6000C.C.的茶水,領到6000元現金獎。當天他晚上返家後卻出現頭暈、嘔吐、抽搐,送至馬偕兒童醫院急診時意識模糊,經緊急處置轉至加護病房治療後才化險為夷。馬偕兒童醫院兒童內分泌科主任丁瑋信表示,成人腎臟1天最多可排出18公升尿液,換算下來,3小時內最好不要飲用超過2公升的水。 -
胎兒小於妊娠年齡!日後發育要注意 健康風險比凡人高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3919兒童內分泌生長門診中很常出現的一個族群是「胎兒小於妊娠年齡」的孩子。這些小朋友在長大的過程中,相較於正常出生體重的孩子,容易出現身材矮小、性早熟、過重、肥胖,甚至到成人時期罹患代謝症候群與心血管疾病的風險也明顯較高,兒童健康守護者應特別留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