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兒童青少年
-
青少年難相處? 專家建議爸媽先搞懂孩子大腦
醫美減重 / 心靈成長5786現代社會中,與青春期的子女相處溝通,一直是許多父母頭痛的問題,尤其是在和青少年對話時,常常得不到答案與回應,或是青少年在家中,喜歡把自己關在房間,不愛和家人相處,家庭聚會中也看到青少年不斷地滑手機,不愛交流說話,父母即使是想要主動表示關心也不得其門而入。臺北市聯合醫院松德院區兒童青少年精神科醫師賴柔 -
睡好睡滿多放鬆 有助孩童預防近視
健康養生 / 視力矯正4344國健署署長王英偉表示,我國學童近視問題日益嚴重,過度用眼、睡眠不足都可能導致近視,此外,對兒童青少年來說,充足的睡眠可促進神經系統和腦部發育、安定情緒及放鬆全身肌肉,包含眼球肌肉的休息與組織修復等,有助於預防近視。 -
青少年使用交友APP 爸媽該如何接招?
醫美減重 / 心靈成長5097時下青少年的網路交友方式隨著3G、4G網路時代的來臨,已經從鍵盤上的「網路聊天室」,演進到手指滑一滑的「手機交友APP」,並且能快速認識距離你最近的網友,相約見面十分方便。近期以來,透過交友APP誘騙未成年青少年出遊,亦或是在交友APP裡尋覓一夜情對象類似的新聞層出不窮。 -
網路成癮有「共病現象」 家長漠視恐加速脫序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5256在一場家庭聚會中,家庭成員原本應該在難得的相見聚會中分享近況,盡情歡笑,然而,現在的聚會中,大家一語不發、低頭玩手機,已成為今日社會的普遍現象。今年(2018)6月,世界衛生組織正式將「網路遊戲障礙症」或「電玩失調」(Gaming Disorder)列為精神疾病,台灣的衛福部也已跟進。 -
高度近視年齡下降 成年前角膜塑型視力不惡化
健康養生 / 視力矯正3552學童近視問題日趨嚴重,甚至罹患年齡也提早了!根據國民健康署最新一項針對3至18歲的「兒童青少年視力監測調查」,數據與7年前相較,國小各年級學生近視盛行率皆上升,學童到國三已達89.3%學生罹患近視,高三學生則有35.7%逾500度的深度近視。醫學統計發現,罹患高度近視後患無窮,不僅容易產產生早年性白內障、青光眼、視網膜破洞、剝離和黃斑部病變,甚至有10%失明風險。 -
線上諮詢「聊」癒人心 帶青少年走出憂鬱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2877據統計,台灣每5名青少年就有1人明顯憂鬱情緒,需要專業諮詢,專家指出,越來越多兒童青少年透過網路資源,尋求協助,不少人在聊天室裡發現,別人故事和自己很相似,就覺得不孤單,達到療鬱效果。 -
青少年熬夜玩手機 研究:恐影響心理健康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4283透過手機,想在第一時間掌握他人最新資訊,是不少青少年遲遲無法放下手機的原因之一。根據期刊《兒童發展》的研究指出,夜間手機的使用和不良的睡眠行為呈現正相關,此外,睡眠行為的變化受到夜間使用手機的影響,進而提高憂鬱情緒和外化行為以及降低的自尊與因應能力,同時也伴隨著較低的學業表現。 -
不想孩子輸在起跑點 調配作息「睡」出好成績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5885「孩子晚上不睡覺、滑手機,早上起不來經常遲到」,這應該是許多家長共同遇到的教養問題,如果多唸幾句,孩子還可能擺臭臉、甩門表達抗議,台北馬偕醫院精神醫學部兒童青少年心智科資深主治醫師臧汝芬提醒家長,應該讓孩子從小養成良好的睡眠習慣,並自己以身作則不要在孩子面前玩手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