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免疫功能
-
纖維母細胞修復皮膚 免疫細胞治癌如何做到?醫師解析
癌症新知 / 癌症治療2589汐止國泰綜合醫院整形外科主任、國泰綜合醫院整形外科主治醫師顏毓秀表示,國泰綜合醫院自2021年1月起陸續提供經衛福部通過之各項細胞治療,包含利用免疫細胞來治療癌症,利用纖維母細胞治療皮膚及軟組織缺損。 -
2022年10大疫苗新聞 兒童該不該打新冠疫苗爭議奪冠
健康養生 / 話題懶人包2463台灣疫苗推動協會在22日發表「10大疫苗新聞」,評選今年有哪些新聞是廣受關注的醫藥新聞。首先是與病毒共存的後疫情生活,而疫苗可說是從開打前到至今邁入共存,一直引發關注。另外第4劑的疫苗接種制度也備受關注。 -
長期睡眠障礙拖垮健康! 找回身心平靜助眠科技來幫忙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8521知名作家、主持人吳淡如透露,步入中年後,奉行人生過得充實、活得精彩之際,也體認到「身體不能沒有健康」的重要性。直到接觸PP舒曼波科技減壓被,讓她找回身心平靜,引導回歸正常的秩序和節奏,每天早上起床時一睜開眼睛就會想微笑,有種睡飽、睡好的滿足感。 -
大腸癌靠「免疫細胞」精準醫療 腹膜癌細胞幾乎看不見
癌症新知 / 腸癌365154歲的林小姐4年前因腹痛及大便出血,被診斷大腸癌第4期合併肝臟與肺臟轉移,在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專家團隊不斷鼓勵與悉心照顧下,林小姐積極進行手術及化學治療抗癌,控制4年效果卓著,直到2021年10月,林小姐再度感到腹脹消化不良,經詳細檢查發現多處腹膜腫瘤轉移,而且造成嚴重腸道阻塞。 -
北醫舉辦首屆生醫新創論壇!校友揭防堵新興病毒方法
醫藥衛生 / 智慧醫療2654台北醫學大學校友總會日前舉辦第1屆校友生醫新創論壇,邀請來自生醫領域新創校友分享學研創業經驗,論壇除了聚焦近年生醫產業熱門領域,包括AI智慧醫療、精準醫療、次世代基因定序技術等最新進展與現況,同時解析如何讓研究與市場需求結合,從實驗室走向新創公司。 -
菜花不只長在性器官!這些部位也可能染病 中醫談治療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8502感染菜花的潛伏期約半年至1年,有人甚至長達2年才發出病灶,黃慶雲醫師指出,潛伏期的長短實際上與個人免疫力有關,臨床上也遇過極少數5至10%的人免疫力功能較好,感染菜花後並無出現症狀,但很可能病毒已潛伏在體內「伺機而動」。 -
呼吸道融合病毒感染者增! 醫院2周內收治6名嬰兒病患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2125林口長庚醫院新生兒科主任江明洲指出,台灣自2021年爆發COVID-19疫情後,因為政府宣導與全民配合勤洗手、戴口罩,已連續15個月沒有呼吸道融合病毒感染個案。如今隨著防疫政策鬆綁、疫情解封,今年官方報告的首例RSV感染病例已在9月出現。 -
癌友最怕化療副作用 中醫助黏膜受損骨髓功能抑制修復
癌症新知 / 抗癌密碼3265西醫治療是以手術、化學治療、放射治療和標靶藥物為主,多數癌症病患開刀切除惡性腫瘤後,常面臨進行化療或放療的選擇,而最讓病患家屬害怕的是化療後帶來各種副作用與不適,近年來,透過中醫輔助治療癌症愈來愈普遍,不只可改善化療副作用,更有助病患完成整個癌症療程。中醫補助療法能有效幫助癌症化療持續,陳瑞聲醫師指出,成分含有金線蓮、牛黃等高級中草藥的「護髓解毒湯」,不會與化療藥物衝突,能針對化療後造成的骨髓細胞傷害、快速清熱解毒,減少化療藥物對正常細胞的破壞,能保護或快速修復受損的骨髓黏膜和造血細胞,防止敗血症等,可減輕8成化療黏膜受損副作用。臨床上也發現,於化療前、中、後持續治療,約在化療3、4次以後就能明顯感受體力及恢復力的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