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克沙奇病毒
-
孩子常生病? 微生物存活期長記得勤洗手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45711位媽媽帶著2歲半的小男孩進來診間,媽媽說:「醫生,我家兒子又發燒了!」阿包醫生聽出媽媽特別強調那個「又」字,便查看了一下他的病歷,哇!在最近的2、3個月,他幾乎3到5天就來門診報到,主述大多是得感冒、鼻竇炎、腸胃炎等感染疾病。 -
腸病毒疫情正流行 新生兒應避免接觸人群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2365疾病管制署副署長莊人祥表示,國內腸病毒疫情處於流行期,上周因天氣涼爽,疫情上升幅度略緩,累計今年國內檢出34例腸病毒71型個案(27例輕症、4例疑似重症、3例重症個案),分布於台北市、新北市、宜蘭縣、桃園市、台中市、彰化縣、高雄市、屏東縣、花蓮縣。 -
快問快答》10大常見問題 一次搞懂腸病毒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2079腸病毒是一群病毒的總稱,包括23型A群克沙奇病毒、6型B群克沙奇病毒、3型小兒麻痺病毒、30型伊科病毒及最後發現的68至71型腸病毒等60幾型,近年又陸續發現多種型別。此種病毒世界各地都有,通常在夏季、初秋流行,台灣地區因位在亞熱帶,所以全年都可能有感染之發生。 -
今年首例腸病毒重症 1歲女童感染克沙奇A6型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2080疾管局防疫醫師羅一鈞表示,這名女童是在1月上旬發病,出現發燒、抽搐、意識不清及呼吸衰竭等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病徵,所幸及時接受治療後,目前已康復出院。 -
腸病毒71型重症死亡首例 疫情仍處高峰期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2109疾管局副局長周治浩表示,這名腸病毒71型重症死亡個案,是居住於南部的5個月大男童。6月11日男童因發燒及口腔黏膜破損至診所就醫,診斷為感染腸病毒。12日男童病況未改善,住院治療,但次日出現活動力明顯下降,肌抽躍等重症前兆,並於14日快速惡化,因此緊急轉往大型醫院加護病房治療,卻仍不幸於21日晚間死亡。 -
清楚腸病毒症狀 掌握黃金治療期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2228國泰醫院小兒科醫師陳慧如說,病情如此戲劇性的變化,常發生在小兒科門診,孩童一旦感染病毒,就容易產生併發症,因此家長要隨時注意孩子身體的變化。 尤其在腸病毒的流行期,家長一定要觀察孩子是否出現疾病的徵兆。腸病毒的潛伏期約1至4天,有些感染者沒有症狀,有些則出現發燒等類似感冒的症狀,或是出現疱疹性咽峽炎、手足口病、急性出血性結膜炎、病毒性腦膜炎、心肌炎等。 -
別輕忽! 腸病毒恐爆大流行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2149一般來說,腸病毒的疫情開始升溫通常在氣候轉溫暖的三、四月,五、六月達到最高峰,入冬氣溫變冷後病例急速下降。但今年的情況相當反常,國泰醫院小兒科醫師陳慧如門診中觀察,整體而言,這個冬天的腸病毒病例大約比往年多了一、兩成。至於重症病例,根據疫情監測資料顯示,從去年流行季開始至二月中,共累計58例腸病毒71型重症個案,與二○○五年、二○○八年大流行前的冬天類似。
-
九一開學後 腸病毒疫情恐將上升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7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