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先天性
-
妊娠糖尿病風險高! 健保署放寬「連續血糖監測」給付
醫藥衛生 / 全民健保3575中央健康保險署112年11月1日起放寬「連續血糖監測」支付條件,將「懷孕之第2型糖尿病或妊娠糖尿病,且接受胰島素注射者」納入給付範圍,且第1型糖尿病病人(領有重大傷病卡者),檢測由「間隔3個月」放寬為「間隔1個月」,1年約512人次受惠。 -
RSV好發於2歲以下幼童 醫警告:這症狀與新冠最不同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3851呼吸道融合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RSV)與腮腺炎病毒、麻疹病毒,皆屬於副黏液病毒科(Paramyxoviridae),是1種具有套膜的常見單股核糖核酸病毒。RSV病毒可能會造成幼童嚴重呼吸道症狀,並好發於2歲以下幼童,易誘發急性支氣管炎和肺炎。 -
11月男嬰確診流感!併發心肌炎、肺炎 住院急救無效歿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3222疾管署今(17)日召開記者會,根據統計,上周門急診類流感就診人次為90,386人次,雖較前一週下降,但仍處感流行期。另增8例流感重症死亡個案,其中1起為南部11個月大男嬰,患有先天性心臟疾病,10月初出現發燒症狀,陸續出現重症,病情危急,就醫當天院方收治加護病房,但仍急救無效,宣告死亡。 -
5歲女童心雜音明顯 竟是罹患發生率僅千分之1的心臟病
醫藥衛生 / 罕見疾病3397「開放性動脈導管」是先天性心臟病的其中1種,發生率約千分之1,占先天性心臟病的5至10%。奇美醫院兒科部主治醫師陳俊宇表示,孩童有「開放性動脈導管」易有餵食困難、生長發育遲緩、低體重、心搏過速、盜汗、心悸、胸悶、上呼吸道感染、喘不過氣等現象,嚴重恐導致心臟衰竭、肺出血、心律不整等情況。 -
蠶豆症屬遺傳性疾病,避開蠶豆就沒事?6大預防蠶豆症發作事項1次看!早期胚胎篩檢可避免遺傳給下一代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7174台灣每100個新生兒中,約有3人罹患蠶豆症,婦科權威醫師李茂盛表示,蠶豆症屬於遺傳性疾病,臨床觀察以客家族群發生率較高,在飲食上,禁忌眾多,部分蠶豆症爸爸或媽媽不希望下一代承受一樣的痛苦,因此,選擇以人工試管方式,在早期胚胎時篩檢出無此致病基因,則可避免遺傳給下一代。 -
別讓眼周細紋、頸紋洩露年齡 醫揭4大成因及解決對策
健康養生 / 視力矯正4248林政賢皮膚科診所院長林政賢醫師指出,疫情期間因為戴口罩的關係,法令紋很容易被遮掩掉,不過解封後拿下口罩,不只法令紋原形畢露,加上眼周細紋、脖子的頸紋,整個人看起來更顯老態。 -
孩子常跌倒不愛跑跳竟是扁平足 未及早治療恐走路困難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3913孩子的生長狀況向來是父母最擔憂的事,若肢體發育的過程中有問題或有先天性疾病而不知、錯過黃金治療期,可能會讓孩子在未來承受生活上的不便。恩主公醫院復健科薛千川醫師說明,30%的孩童有足部問題,其中最常見的是扁平足,若沒有在兒童時就接受治療,可能會造成行走上的困擾。 -
高強度運動慎防猝死風險! 專家示警:3族群特別當心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3466在健身房重訓、馬拉松比賽時突然猝死的社會事件時有耳聞,熱愛運動,卻提高死亡風險,看似不符常理,心臟科醫師表示,心臟結構異常,或是罹患致命性心律不整等民眾,看起來健康,但從事高強度運動時,心臟受到壓迫,就可能出現猝死危機,不可不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