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傳染疾病
-
【圖解知識】冠狀病毒為何可怕? 從病毒進化史探究竟
健康養生 / 話題懶人包12946人類自己也有免疫系統,像一支軍隊般對抗入侵的病毒,而沒看過SARS的免疫系統開始發出抗體攻擊;但抗體與SARS不吻合的關係,無法有效對抗病毒,就開始高速運轉來進行攻擊,於是造成人類會有高燒、咳嗽與呼吸困難等症狀,最後呼吸衰竭,最後雖然已驅逐掉病毒,但也讓人體受到傷害、甚至死亡。在醫學上這樣的現象有專有名詞,叫細胞因子風暴(Cytokine storm)。 -
無症狀感染者傳播風險難預估 成防疫一大挑戰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2905黃建賢說明,身體免疫力對於特定細菌或病毒反應不明顯,不代表不會傳染,因為細菌或病毒仍然會在感染者體內生存,病源有可能逐漸消失,也可能跟宿主永久共存。歷史上著名案例就是傷寒瑪莉,此案例帶有傷寒桿菌卻沒有症狀,統計導致50多人感染,但武漢肺炎是否有類似病例,目前仍然無法下定論。 -
武漢肺炎確診首例境外移入 冠狀病毒為何如此可怕?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56疾管署防疫醫師黃婉婷在記者會解釋,目前已知冠狀病毒有數10種,主要宿主是哺乳類,人類能感染其中6種,包含SARS與MERS,傳染途徑主要飛沫與少部分空氣,目前對於武漢「不明」肺炎的冠狀病毒分析,不屬於已知類別,從現有資料分析,比SARS與MERS嚴重性相對較輕,但又比感冒強。 -
你今天洗手了嗎? 預防流感疫情這個動作絕對不可少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5430鄒宗珮提醒,當手觸碰到遭受汙染的物體,再摸自己的眼睛、鼻子、嘴巴,罹患流感風險就非常高,因此洗手跟戴口罩一樣重要,藉由清水與肥皂(或洗手乳),把病菌髒汙從手清洗去除;如果臨時不方便洗手,又可能接觸到髒汙,使用酒精乾洗手,可以將細菌與部分病毒去活性化,也可以預防傳染疾病。 -
將傳染病阻斷於境外 疾管署評核國航防疫機制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2742疾管署署長周志浩表示,國際間交流熱絡,傳染病跨境傳播的風險也隨之增加,唯有落實航空防疫,才能降低境外傳染病威脅,感謝本次參與評核的航空公司為防疫工作盡心盡力,也期待更多民間企業加入,共同守護國人健康。 -
用AI預測流感病情發展 輔助醫師決策準確度達8成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2951流感盛行時期醫療資源相對緊繃,奇美醫學中心醫療大數據研究團隊為了讓醫療判斷更為準確,把資源留給更需要的人,因此以2009年至2018年奇美醫療體系中,高齡病人的流感資料共5,000多筆作為基礎,使用AI機器學習,建立預測模型與醫師看診系統結合,當醫師在看診時,可即時且準確預測高齡流感病人預後,提供給醫師、病人與家屬作為輔助治療的重要參考。 -
甜蜜時刻別忘加「套」更安全 完事後一起「篩」恩愛
兩性關係 / 愛愛這檔事2696截至今(2019)年7月底,我國愛滋新增通報感染人數為1,105人,是自2012年以來同期最低,其中新通報感染者近7成在15歲至34歲,而近9成的危險因子是不安全性行為。因此提醒年輕朋友,如果發生性行為,應要求使用保險套,並依照「撕、捏、套、取、丟」正確步驟使用;且為了避免保險套乳化破損,不可使用油性潤滑液(如凡士林、乳液等),應搭配水性潤滑液,讓親密行為也能安全加套,保護自己及另一半的健康。 -
孩子常生病? 微生物存活期長記得勤洗手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45711位媽媽帶著2歲半的小男孩進來診間,媽媽說:「醫生,我家兒子又發燒了!」阿包醫生聽出媽媽特別強調那個「又」字,便查看了一下他的病歷,哇!在最近的2、3個月,他幾乎3到5天就來門診報到,主述大多是得感冒、鼻竇炎、腸胃炎等感染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