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健脾益氣
-
中醫治肌少症!從脾胃調理下手 有助維持老年生活品質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4594中醫將肌少症稱作「肉痿」、「脾痿」,痿證指局部或肢體肌肉萎縮,肢體痿廢不用。中醫師莊可鈞表示,肌少症臨床上表現為虛弱、步行困難、步態遲緩、易跌倒、四肢纖細無力等。 -
出國水土不服!急性腸胃炎發作 中醫授按壓穴道解不適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3694近期出國旅遊的民眾增加,有些人可能因水土不服出現腹瀉、噁心、嘔吐的狀況, 小心恐是急性胃炎作亂,中醫師莊可鈞表示,民眾想緩解急性胃炎症狀,可加重力道按壓「足三里穴」及「梁丘穴」,另外當食物停滯於胃中,按壓這2穴也會有助於完成「吐法」,降低不適感。 -
全台約20萬確診康復者有長新冠 中醫藥膳茶飲幫助恢復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2708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林森中醫昆明院區藥劑科藥師翁千惠說,染疫後因為肺部受到病毒的侵害,造成肺部損傷,組織修復後產生較厚的組織,此時可以透過養肺的方式來增加肺部機能。 -
口渴喝水不夠?青草茶當水喝也無解? 對症才能真解渴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2921亞洲大學附屬醫院中醫科中醫師陳書怡表示,口乾是一個主觀的症狀,患者就診時常主訴「喝水後馬上又覺得口乾」或「老是覺得舌頭很粗糙、沒什麼口水」等,一般若排除腹瀉、嘔吐、運動後大量水分流失、水分補充不夠等情況後,中醫會將口乾的原因歸納為外因、不內外因、內因等3個面向。 -
補秋比補冬重要!補霜降好過冬 平補這樣吃滋陰又防燥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3373所謂「春要升補、夏要清補、長夏要淡補、秋要平補、冬要溫補」,馬偕紀念醫院中醫部婦兒科主治醫師瞿瑞瑩建議,秋末冬初的霜降時節天氣還是冷熱交替,且天氣乾燥,容易口乾舌燥,因此宜採平補(平緩補養),透過食療來滋陰潤肺更是適合。 -
職務升等房事下跌 愛愛被老婆嫌打卡走人敷衍帶過
兩性關係 / 男人幫3270楊永榮中醫師指出,依據調查,早洩盛行率約為30%,換句話說,每3人中就有1人有早洩問題,其中45歲以下男性是早洩求診病人的大宗。不過,近年統計亦發現,20至30歲病人,比起50至60歲者來說,早洩發生比例更高達2到3倍,可見,早洩已不再是中年男性專利。 -
減肥不只體重控制 中醫調理輔以空氣微雕形塑線條美
醫美減重 / 體重管理3400中醫師楊永榮表示,根據肥胖的表現約可分為脾虛痰盛、胃熱溼阻、肝氣郁結、氣滯血瘀、脾腎陽虛及肝腎陰虛等6種型態,中醫減重採由內而外改變體質、治療根本,依照每個人不同體質以中藥調配專屬處方,養好氣血,自然能輕鬆減重。 -
防子宮肌瘤經痛擾 冰冷飲甜食都得忌口
兩性關係 / 女人幫2812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中醫科主治醫師周宗翰指出,吃冰容易造成身體的微小血管收縮,以致子宮腔體的微循環障礙,經血排出不順或凝成塊狀,一旦血塊排不出,就會導致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