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低位直腸癌
-
大腸直腸癌怕轉移惡化 術中放射線治療精準打擊癌細胞
癌症新知 / 腸癌12021依據衛生福利部109年癌症登記報告,國人10大癌症發生排行中,大腸癌已連續15年居冠!大腸直腸癌因初期症狀不明顯,所以很多人難以察覺,有些患者發現時常是中後期,癌症已轉移到其他部位,往往增加治療的難度。 -
錯把直腸腫瘤當痔瘡 阿公強忍疼痛坐立難安
癌症新知 / 腸癌4795台中90歲潘姓阿公長期血便,又在肛門口摸到突出物,以為只是痔瘡發作,僅塗抹痔瘡藥物和服用中藥處理,始終強忍不適沒向家人透露,直到子女發現爸爸舉止怪異,硬拉著就診才發現竟是「低位直腸癌」惹的禍,所幸透過口服化學藥物和放射線治療後,腫瘤明顯縮小,阿公也能順利坐下和解便了。 -
保肛大作戰! 低位直腸癌治療免切肛
癌症新知 / 癌症治療233943歲的賴先生從國中起血便不斷,以為是痔瘡引起,並不以為意。2013年3月,赴美洽公,餐餐攝取大量肉類及辛辣食物,回台後出現胃悶痛,排便大出血,持續一個多月,就醫檢查竟發現直腸有嚴重病變。 -
下體異常出血 直腸癌竟被誤當月經
癌症新知 / 癌症百科1924北醫附醫大腸直腸外科主任郭立人醫師表示,以往若發現腫瘤位在肛門口附近,體積在3至5公分低位直腸癌,在手術切除時,幾乎很難保留住肛門,只能另外製作永久性人工肛門予以替代。 -
大腸癌手術新趨勢 術後可保住排泄功能
癌症新知 / 腸癌71一般直腸癌患者在接受手術治療時,會擔心腫瘤是否能切除乾淨,同時還多了一層憂慮,就是術後肛門是否能保留並維持正常排泄功能。台南市立醫院副院長、直腸肛門外科醫師林逸文表示,以目前手術已普遍化而言,對於中、高位直腸癌,除非特別不利因素如疾病期太晚、腫瘤太大、或體型限制等存在,否則腫瘤切除後皆得以做直腸吻合肛門保留。 -
每2小時有1人死於大腸癌 發現息肉應切除
癌症新知 / 腸癌3593萬芳醫院大腸直腸外科主任陳建信醫師表示,通常大腸癌旁常伴隨有大腸息肉,有些大的息肉裡面有一小塊大腸癌組織,且大腸息肉在大腸的分怖和大腸癌雷同;在年齡方面大腸息肉較早五到十年(平均年齡為五十五歲,而大腸癌是六十五歲),所以大腸息肉和大腸癌密切相關;陳建信主任在研究大腸息肉中發現,越大的息肉有越高比例為惡性息肉(若大於三公分有15%為惡性),絕大部份大腸癌是由大腸息肉發展而來。
-
終結人工肛門夢魘!肛門括約肌間分離術保肛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2053 -
小心肥胖 可能增加低位直腸癌術後復發
癌症新知 / 腸癌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