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位性皮膚炎
-
本土+41481!死亡+65 連假過後疫情緩13歲女MIS-C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1855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在今(16)日新增4萬1481例本土個案、60例境外移入,及187中重症、65例死亡。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今日的病例數較昨(16)日減少1979例,下降4.6%,如與上周日相比則減少2976例,下降6.7%,疫情趨緩中。 -
清冠一號公費對象將放寬 羅一鈞證實增4項高風險因子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2745不少確診者會考慮在居家照護期間使用清冠一號,但日前衛福部中醫藥司擬限縮清冠一號的公費適用對象,引發批評後,衛福部緊急決議適度放寬公費清冠一號適用範圍。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在11日證實將新增4項高風險因子:控制不良的高血壓、出血性與消化性潰瘍、精神疾病患者,與產婦。 -
疫苗引發藥物疹!女大生打完第3劑全身癢 1療法助改善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254522歲的女大生今年4月底打完第3劑新冠疫苗的幾天後,全身皮膚陸續出現會癢的紅疹,就醫後診所給予高劑量類固醇治療1個多月,卻無法有效控制,藥減量病況就加重,轉至奇美醫學中心就醫,皮膚科暨醫學美容中心主治醫師莊琇真透過患者抽血報告與皮膚切片檢查發現,病人是患藥物疹。 -
過敏非不治之症!中醫從體內改善 調養最佳時機在夏季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3308治療過敏的最佳時機,鄭愛蓮醫師透露,台灣冬天濕冷,過敏者容易出現症狀,因此建議夏天進行治療,趁過敏症狀少時,將重點放在身體調養,盡快把五臟六腑調理好,而治療過敏、待體質調整完畢,一般都需花費半年至1年的時間。醫師提到,曾收治1名小學1年級的孩子,是在秋冬來看診,服用藥物到隔年夏天結束,甚至秋天還在吃保養藥物,結果停藥後,那年冬天過敏症狀就好轉許多。 -
8月新制整理包!育兒津貼提高到每月5千 健保擴大給付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22568月有不少新制上路,包含育兒津貼的提高,以及健保給付的擴大等。《NOW健康》為您整理其中幾項,幫助您快速了解。 -
鼻過敏導致學習障礙更影響全身 3合1整合治療1次解決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5405由於鼻過敏常見的治療方式為採口服藥物或類固醇的治療,許文龍醫師坦言,有些患者會使用類固醇的鼻噴劑治療,長期使用下來,造成血管的彈性變差,鼻黏膜會腫得更厲害,導致鼻塞狀況加劇。而該患者就是長時間用鼻噴劑,導致鼻黏膜腫脹。 -
異位性皮膚炎不只皮膚出問題! 常見4大共病影響全身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74臨床顯示,部分異位性皮膚炎病友在成人後,症狀依舊,甚至惡化,增加過敏(鼻子、眼睛)、感染(皮膚)、慢性病/全身性疾病(心血管疾病、慢性疾病、自體免疫疾病),以及心理精神疾病(過動、憂鬱、焦慮)等4大共病風險。 -
本土+24196!死亡+73疫情趨緩 4兒童疑似MIS-C症狀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1997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7)日宣布新增2萬4196例本土個案、73人死亡、156例中重症案例,重症個案中,包括5例兒童重症,1例罹患細支氣管炎、4例「多系統炎症徵候群」(MIS-C),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12歲以下兒童重症累積103例,22人死亡。 莊人祥表示,本土病例較昨天減少約1000例,下降4.2%,較上周少3500例,下降約12.7%,疫情呈現趨緩態勢,但速度比原本預期還慢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