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休閒活動
-
老年人在家防疫利用視訊 多與親友互動可防認知退化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2885新冠病毒肆虐全球,多個國家實施封城鎖國,許多民眾只能宅在家,缺乏運動量。1項2020年2月發表於《老年醫學期刊:心理科學和社會科學》的研究建議,主動嘗試多種活動,可保持大腦敏銳度。 -
確診維持429新增+0 體育與文藝活動限制計畫鬆綁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2917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台灣新冠疫情危險性,應該可以說非常低了,大家心情可以輕鬆一些,但防疫措施仍不能鬆懈,戴口罩、維持社交距離、勤洗手都必須成為習慣,但社區感染風險低的狀態下,民眾生活應該可以慢慢回歸常軌,對此將會嘗試先開放體育與文化類活動,讓民眾可以參加。 -
在家做運動提升免疫力 3招鍛鍊身體不讓病毒入侵
醫美減重 / 運動健身6567世界衛生組織指出,身體活動(含勞務、家務、交通及休閒活動等)不足為全球死亡前10大危險因子,約有21%~25%乳癌及結腸癌、27%糖尿病及30%缺血性心臟病,都是因身體活動不足所造成。對此,國民健康署提供居家適度運動的3個妙招,讓您在室內也能鍛鍊好身體,提升自我防疫能力。 -
中醫治皮蛇遠離神經痛 內外逼出體內毒素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5255中醫治療帶狀疱疹神經痛採內外兼治,患者先喝下內飛蛇飲藥酒,待10分鐘後拍打刺激位於上半身手肘內側的尺澤和曲澤穴,以及下半身膝蓋內側的委中穴,慢慢逼出潛藏體內神經節的內飛蛇神經病毒,再搭配每天服用清熱解毒的中藥方劑,幫助徹底排出體內神經毒素,通常治療第1次就會有明顯改善。1個療程約3次治療,多可復原,但仍需視患者本身免疫抵抗力而定,該名老先生因年長、抵抗力較差,考量體力恐無法負荷,所以1個療程分為6次治療,讓體內毒素能慢慢排出,達到最佳的改善狀況。 -
健保署加強審查境外就醫 核退案大幅減少年省1億
醫藥衛生 / 全民健保3459這1、2年來,國人境外因不可預期之緊急傷病就醫核退案件明顯減少,107年10萬5千件就比106年13萬2千件少了2萬多件,年省1億多元,核退件數及金額持續有效控制。 -
爸爸育兒比媽媽更快樂 因著眼點和責任不同
兩性關係 / 男人幫3768研究由加利福尼亞大學河濱分校學者所進行,將共計超過1萬8千人的資料進行快樂、幸福感、憂鬱症狀、心理滿足感和壓力的情緒分析,探討父親或母親是否從父母的角色中獲得更大的快樂。結果發現,「父親」角色與較多的幸福感有關,與同年齡無孩子的男性相較,「父親」呈現較少的憂鬱症狀,且較滿意自己的生活及與他人的連結;然而女性方面與無孩子的女性相較,「母親」產生更多的憂鬱症狀。 -
高中生沉迷網路世界產幻覺 醫籲多注意孩子心理需求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3533台北慈濟醫院身心醫學科醫師許雅惠評估小均出現失眠、憂鬱、焦慮情況,除了給予藥物治療外,也轉介給心理師治療。治療過程中發現小均覺得自己長期被忽略,加上成績不佳導致低自尊,而選擇網路世界逃避現實。心理師透過認知行為治療,並聯合父母、學校老師,陪伴小均找到興趣與舒壓管道,1年後,今年即將升高一的小均終於順利脫離網路世界的禁錮。 -
失智照護新觀念 認知悠能讓長者活出朝氣
健康養生 / 老年照護36每天來到照護中心的失智老先生總是吵著要回家,照護人員發現,他在失智之前喜歡彈吉他,因此,找來一把吉他、音樂、樂譜及歌詞,搭配音樂,老先生就開始彈著吉他,再也沒有吵著要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