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代謝科
-
罕病肢端肥大症好發中年人 五官不正常肥大是警訊
醫藥衛生 / 罕見疾病3953肢端肥大症會造成患者外貌逐漸改變,例如手部、足部、臉部五官增大等,但因疾病進程較緩慢,故常常被誤認為是身體老化現象而遭到忽略,為此,今年臺大醫院於院內舉行《大手牽小手擁抱陽光向前走》策展活動,且與國內知名攝影師林炳存跨界攜手合作,拍攝公益病友藝術照,希望透過衛教攝影展形式表現出肢端肥大症病友的自信美,同時傳遞肢端肥大症相關衛教訊息。 -
罕病肢端肥大症延誤就診 合併共病恐少活15年
醫藥衛生 / 罕見疾病3089肢端肥大症是1種生長激素分泌過量的罕見疾病,起因於病人腦下垂體分泌生長素的細胞出現增生或腫瘤所致,據流行病學統計,發生率為每百萬人口中每年新增3至4個新病例,台灣每年平均新增約60個新病例,平均發病年齡為40歲左右。 -
男子體重飆破百公斤 醫評估不減重恐面臨心臟移植
醫美減重 / 體重管理3035尹文耀醫師說明,蕭先生因心功能差,無法立即進行縮胃手術,及術前必須做的胃鏡、食道、核磁共振等檢查,甚至因此導致麻醉風險提高,在會診新陳代謝科醫師及營養師協助下,積極控制飲食及配合運動,4個月的時間體重已成功降至146公斤,且心功能恢復到60,終於在今年3月順利接受縮胃手術,手術時利用腹腔鏡進行胃袖狀切除約3分之2的胃,縮小到開始只能裝3、40C.C的容量,後續再慢慢增加。 -
高膽固醇血症甩不掉? 遠離反式脂肪酸才是重點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3115洪建德進一步說明,影響血清膽固醇高低的因素雖為「反式脂肪酸」、「飽和脂肪酸」、「膽固醇」3大類,但是後者力道很小。審視實證醫學、實證食品科學與調理學,開始追蹤患者注意烹調與加工用油,使用的反式脂肪油脂多才是上升膽固醇血症的主因,有跟著執行減少反式脂肪酸,血清膽固醇降低成果都很好。2015年美國人飲食指南就修正過去醫界與營養界的衛教,主張注意反式脂肪酸才是防治重點。 -
打破肥胖基因牢籠 研究發現慢跑對減重最有效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4211研究發現,藉由規律運動可以有效降低肥胖基因對BMI、體脂肪率、腰圍與臀圍的增加幅度,即使與生俱來較多肥胖基因,仍可透過後天的運動改善,例如慢跑、爬山、健走、散步、瑜珈、土風舞或國際標準舞來有效地降低其影響。此外,強度稍高的運動更可弱化肥胖基因的效果,如慢跑優於健走、健走又優於散步。 -
慢性病風險「腰」知道 調查:5成青壯族半年沒量腰圍
醫美減重 / 體重管理3242根據國民健康署106年成人預防保健服務資料分析調查,40歲以上受檢者中,35.5%有代謝症候群(男性35.5%,女性35.5%)。另根據107年健康促進業務推動現況與成果調查顯示,18至39歲超過半年沒量過腰圍有52.1%(男性51.2%,女性53.2%),40至64歲有50.8%(男性47.6%,女性53.9%),65歲以上有36.9%(男性36.7%,女性37.2%);而18至39歲從未量過腰圍有7.7%,40至64歲有13.8%,65歲以上有33.2%。 -
滑手機時間超過這比例 變胖機率激增
醫美減重 / 體重管理2701研究對哥倫比亞西蒙.玻利瓦爾大學1,060名平均年齡為20歲的大學生進行調查,其中包括700名女生和360名男生,研究發現,每天使用智慧型手機5小時(含)以上的人,肥胖機率增加43%。 -
含糖飲料真的要少喝 研究:肥胖之餘還可能致癌
健康養生 / 消費生活4253美國癌症協會(ACS)的發言人表示,調查結果顯示,已知肥胖可能致癌,應讓消費者停止飲用。美國癌症協會ACS營養和身體狀態總經理Colleen Doyle也認為,全面減少含糖飲料是個好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