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人際互動
-
台灣邁入超高齡社會! 臺師大:中高齡教育設計精緻化
健康養生 / 老年照護3687根據國家發展委員會推估,2025年台灣將進入超高齡社會,如何提升台灣的高齡照護將是一門重要的功課。臺師大於12日發布「中高齡教育政策建議書」,並指出中高齡教育設計精緻化的重要性。臺師大呼籲政府應該提出相應政策,讓學習及早融入高齡人口的生活,幫助中高齡者擁有自主及獨立的能力,維持生理、心理、人際互動及精神方面的健康。 -
孩子戽斗治療不能等! 把握青春期前矯正戽斗可不拔牙
健康養生 / 口腔植牙5078那麼何時矯正最適當呢?宋慧玲醫師分析,9至12歲是進行矯正治療的最佳時機,這段時期內,上顎尚未完全定型,可以利用矯正擴張器來引導上下顎骨骼及牙齒生長,進而解決牙齒空間不足問題。傳統矯正通常需要拔牙來創造空間,但若能在黃金時期進行矯正,不拔牙也能達到理想的治療效果。 -
倦怠感是警訊!男性憂鬱被低估 爸爸需要育兒喘息空間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4252國家衛生研究院群體健康科學研究所所長邱弘毅表示,社會文化對男性的影響以及性別偏見導致男性的憂鬱被低估。此外,心理健康狀況常常反映在外化行為上,例如反社會行為或暴力行為,進而影響家庭和孩童。 -
藝術醫療跨界 北榮攜手故宮發行《今牌人生認知牌卡》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4142為提升長者認知功能,以防失智症,台北榮民總醫院與國立故宮博物院合作發行藝術輔療工具《今牌人生認知牌卡》,同時於今(7)日簽署合作備忘錄,將展開為期3年的藝術與醫療專業跨域合作,共同研發以長者為中心的創新服務方案。 -
北市聯醫跨團隊提供早療課程 幫助學齡前孩童適應生活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4005為了提供孩子最完整、適切的早期療育服務,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兒童發展評估療育中心特別組織小兒復健、物理治療、職能治療、語言治療、心理治療等領域專家,針對3歲以上學齡前孩童,依照不同療育需求的孩童,提供跨專業團隊的支持。 -
台灣安進實踐ESG!同仁齊心公益踏善行 關懷弱勢兒少
健康養生 / 消費生活3879全球生技醫藥領導者「安進」致力於實踐ESG價值,積極參與公益慈善及社區關懷。台灣安進承襲總部願景,在總經理韋立格(Daniel Villegas)帶領下,與總部保持緊密聯繫,積極響應社會需求。安進基金會近期關注花蓮地震救援工作,捐款新臺幣250萬元,並啟動捐款配對計畫,讓來自世界各地的同仁都能為台灣災後重建盡心力。同時,台灣安進全體同仁更是身體力行實踐愛心,親手打造自行車捐贈兒少安置機構,助其身心均衡發展,善盡企業社會責任。 -
國際罕病日!國內逾2萬名病友 國健署建構罕病照護網
醫藥衛生 / 罕見疾病5080每年2月的最後1天是國際罕見疾病日,今年罕病日的宣導主軸「實現對罕見疾病病人真正的平等,期望達成建置罕病公平友善環境的願景」。國民健康署表示,罕見疾病其實並不罕見,截至目前,國內罕病病人累計已超過2萬人,每1位病人背後都代表著1個家庭,對罕病家庭而言,來自各界的支持,使他們能夠平等獲得所需資源,增加持續前進的動力。 -
老人罹這病易感孤獨及憂鬱? 董氏籲大眾主動關心長輩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6823根據1項2023年9月發表於《臨床腸胃病學和肝臟病學》期刊的研究指出,相較於沒有消化系統疾病的年長者,患有消化系統疾病者,其孤獨感較高,且與罹患中度至重度的憂鬱症有高相關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