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人格發展
-
學生開學前焦慮憂鬱出現拒學情形 醫:就診人數激增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3214中國醫藥大學兒童醫院兒童心智科主任林秀縵指出,如今正值開學前夕,收治不少擔心無法融入新學校、跟不上課業的憂鬱學童,若發現孩子有此情形,家長應該陪同就醫,一起陪伴孩子迎向新的學期開始。 -
性器期小男孩的煩惱 醫師提醒家長注意3原則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89戴季珊解釋,龜頭包皮炎好發在2至5歲的學齡前男童。而急性龜頭包皮炎常見的症狀則包括有:外生殖器的紅腫、包皮腫脹、組織滲出液、臭味、包皮與龜頭之間產生疤痕組織、包莖、急性尿路阻塞等。發生的原因多為感染、接觸性刺激、過敏免疫、外傷等因素。 -
網路成癮有「共病現象」 家長漠視恐加速脫序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5256在一場家庭聚會中,家庭成員原本應該在難得的相見聚會中分享近況,盡情歡笑,然而,現在的聚會中,大家一語不發、低頭玩手機,已成為今日社會的普遍現象。今年(2018)6月,世界衛生組織正式將「網路遊戲障礙症」或「電玩失調」(Gaming Disorder)列為精神疾病,台灣的衛福部也已跟進。 -
不想孩子輸在起跑點 調配作息「睡」出好成績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5885「孩子晚上不睡覺、滑手機,早上起不來經常遲到」,這應該是許多家長共同遇到的教養問題,如果多唸幾句,孩子還可能擺臭臉、甩門表達抗議,台北馬偕醫院精神醫學部兒童青少年心智科資深主治醫師臧汝芬提醒家長,應該讓孩子從小養成良好的睡眠習慣,並自己以身作則不要在孩子面前玩手機。 -
寶寶吸奶嘴吃手指怎麼辦? 用對方法戒斷不難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5347你知道嗎?嬰兒時期和幼兒階段,吸吮手指和奶嘴的意義完全不同,雖然孩子的口欲期有長有短,但專業醫師建議,寶寶1歲大後應循序漸進把這兩種習慣慢慢戒除,因為,這個階段的孩子已經不再只有奶嘴和手指能滿足口欲或得到安撫了。 -
寶寶吸奶嘴吃手指怎麼辦? 用對方法戒斷不難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1244你知道嗎?嬰兒時期和幼兒階段,吸吮手指和奶嘴的意義完全不同,雖然孩子的口欲期有長有短,但專業醫師建議,寶寶1歲大後應循序漸進把這兩種習慣慢慢戒除,因為,這個階段的孩子已經不再只有奶嘴和手指能滿足口欲或得到安撫了。 -
父母耐心陪伴 減輕幼兒分離焦慮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1909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臨床心理科臨床心理師蔡盈盈指出,嬰兒在6至8個月就可能開始出現與父母分離的焦慮害怕,通常在2-3歲逐漸減輕,有時可能持續到5歲。由於看不見平常陪伴在側的父母親,部分孩童會以為爸媽永遠消失而感到害怕。根據國外研究資料統計,學齡兒童的分離焦慮症,每100位中約有3到5位兒童罹患分離焦慮症,並常伴隨著拒學或懼學的情況。 -
補牙別擔心塑化劑 聰明選擇齒雕
健康養生 / 口腔植牙1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