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人工流產
-
翻轉重男輕女觀念 平衡新生兒性別比
兩性關係 / 嬰兒母親3388國健署調查發現,104年國內出生性別比(新生兒男嬰對女嬰比數)1.083,創下5年新高,保守估計去年2,272名女嬰「消失」,10月11日為台灣女孩日,國健署強調,「希望每一個生命都能自然來到人間」。 -
國內新生兒男女失衡 台灣「剩男」問題多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1054 -
血友病帶因媽媽 醫界建議胚胎選殖補助
兩性關係 / 嬰兒母親3457血友病帶因媽媽懷孕承受巨大壓力,中華民國血友病協會為帶因媽媽奔走請命,希望衛福部補助這些媽媽在計畫懷孕時能「胚胎選殖」,利用試管嬰兒方式先篩出健康胚胎後再植回母體,避免寶寶「出差錯」而遭人工流產。 -
人工試管未果 中醫調理子宮環境助好孕
兩性關係 / 嬰兒母親2414開業中醫師陳瑞聲說明,針對不孕的定義,中西醫觀點有所差異。就西醫而論,結婚後2年內沒有採取任何避孕措施而未能懷孕,或是曾經懷孕流產、已生育仍想懷胎,但1年內未能懷孕,都算罹患不孕症。在治療上,女性以加強促進排卵及通輸卵管為主;男性則採精蟲分離術,做人工授精,再不孕,最後做試管嬰兒。不過中醫認為,連試管嬰兒都無法懷孕者,才算是真正的不孕症。 -
為圓生子夢求助中醫 改善子宮環境成功受孕
兩性關係 / 嬰兒母親1985若為卵巢功能不良,西醫會給予服用排卵藥;或因輸卵管不通,則會採通氣、通液來打通;再不孕就用人工授精或試管嬰兒,最終都須將受精卵植入子宮著床養胎。正記中醫診所陳瑞聲醫師依臨床統計表示,女性不孕主因多來自子宮異常,一旦子宮機能不健全,無法順利著床時,就會前功盡棄而流產。子宮環境是影響女性不孕的最大關鍵,中醫改善子宮環境,則依患者體質進行辨證治療,提升受孕率。 -
借子宮不給卵子 國健署擬代理孕母新制
兩性關係 / 嬰兒母親48據統計,國內22至40歲育齡人口中的不孕症比率高達10%至15%,約30萬人可能不孕,其中因子宮受損而不能受孕的女性約有5000至1萬人,需要代理孕母才能實現傳宗接代的願望。 -
接生男嬰比率偏高 台大名醫遭約談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2954台大醫院婦產部名醫施景中,日前在臉書上張貼「偉哉國健局!」一文,內容戲謔表示,由於上季接生男嬰數超過女嬰,遭國民健康局及台北市衛生局調查病歷及約談。因此,將停止一切接生男嬰業務,文章引起網友瘋狂轉貼。 -
人工生殖-胚胎數植入過多 恐增新生兒死亡率
兩性關係 / 嬰兒母親2084國人因晚婚與遲育,求助人工生殖技術的不孕夫妻日益增加,13年來人工生殖出生子女數,佔當年度出生數比率成長近3倍。不過,為提高受孕機會,經常一次植入過多胚胎,以致提高母親併發症,以及新生兒缺陷和死亡危險機會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