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交通事故
-
白內障患者術後開車 不再膽顫心驚
健康養生 / 視力矯正4068一名55歲陳先生,每天固定路線開車上下班20多年。最近1、2年,視力減退,雖仍看得見,但對周遭車子的物體距離把握度變差,發生了好幾次小擦撞,而夜間的路標也看得愈來愈不清楚,開車開得心驚膽顫,至眼科診所檢查才發現原來雙眼都有白內障,視力掉到只剩0.4。所幸經過白內障手術之後,雙眼視力順利恢復至1.0, -
女大生手指痛以為「吃蘿蔔乾」 原來這裡骨折
醫藥衛生 / 罕見疾病3662台中20歲蔣姓女大生日前因車禍跌傷後右手手指劇烈疼痛,完全無法伸直,原本以為只是「手指頭吃蘿蔔乾」,休息幾天即能康復,沒想到過了10天,不僅無法彎曲手指抄筆記,更發現手指嚴重脫位,就醫後診斷為「手指關節內骨折」,透過「鈴木支架外固定手術」治療,休息1個月後完全康復。 -
老人跌跌不休恐致命 存骨本養肌肉從年輕開始
健康養生 / 老年照護33477年輕時明明身強力壯,為什麼老了之後變得「跌跌不休」?根據衛福部2015年公布的國人十大死因,調查內容顯示,國內老人事故傷害死亡原因的第1位是交通事故,其次就是跌倒,平均每10萬人就有約24人因跌倒而死亡。跌倒不僅會造成老年人的身體傷害及行動不便,甚至還會導致老年人對跌倒的無形恐懼,影響其日常生活的自信及心理障礙。 -
斷指接回拿筷子都成問題 創新醫材防肌腱沾黏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2592水電技師林先生使用電鋸時,不小心受傷,左手四指神經、血管、肌腱斷裂,手術重新接回神經、血管及肌腱,傷口順利癒合。但術後快3個月,努力復健,手指仍然僵硬,無法完全握拳,連吃飯都無法拿筷子,原因就在於肌腱沾黏,在醫師建議下,林先生接受肌腱鬆解與關節鬆解二次手術,並使用相關預防沾黏的醫材,1個多月後手指活 -
防治酒駕醫療介入 減少悲劇發生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3648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成癮防治科醫師郭彥君指出,研究顯示,即便嚴刑峻法,仍有部分的駕駛人一再出現酒駕行為,造成社會傷害及家庭破碎。這一群人當中,不少人為酒癮疾患。 -
職業駕駛工時長 過勞問題危害交通安全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4259藍凡耘說明,長時間工作造成的疲勞包含生理層面的「想睡覺」與心理層面的「失去繼續(投入)工作的動力」。生理上想睡覺時,腦部活動和眼睛的反應會變慢,血壓、呼吸速率、心律、腎上腺素都會減少,甚至開始打瞌睡。以駕駛員在國道行駛中打瞌睡為例,僅要4秒,就能讓車輛在110公尺的距離間完全失控,十分危險。 -
帶寶寶安心出遊 安全座椅不能少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3349由於嬰幼兒的骨骼尚未發育完全,例如6個月大以前的嬰兒前囟門尚未關閉,骨骼也不夠堅硬,因此顱骨不能像成人一樣給予腦部完整的保護,一旦遇到強烈撞擊,腦部常常會有嚴重的傷害產生。 -
騎單車未戴安全帽 車禍致死率高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3885交通部運輸研究所統計指出,腳踏車事故從2005年7,213件成長到2013年14,874件,腳踏車事故死亡占交通事故死亡占率從2005年3.55%提升至2013年6.74%。臺灣騎乘腳踏車死亡的人數比例與美、日、法、德、韓國相較,位居第3名,僅次於日本、德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