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五臟
-
思覺失調症發病高峰期!背後有原因 中西醫治療助康復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6584佑德中醫院長張賜興醫師表示,從中醫觀點來看,腎為先天之本涉及到遺傳因子,因先天遺傳所致的思覺失調症與腎氣是否充足有關;而後天因緊張、焦慮和壓力大所致的思覺失調症,則是與五臟六腑的失衡有關,脾為後天之本,後天失衡首重脾胃的調理。 -
尾牙聚餐少不了海鮮!皮膚病患者如何自保? 醫揪陷阱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4218聖元中醫診所院長鄭愛蓮醫師指出,很多人愛海鮮的肉質甘甜,但舉凡對蕁麻疹、濕疹、玫瑰糠疹、異位性皮膚炎和乾癬等皮膚病患來說,所有海鮮如魚、蝦等皆屬寒性,其中又以螃蟹最寒,最是忌諱。 -
小寒養生必知!貼三九貼增免疫力 避這食物防皮膚搔癢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431224節氣中的第23個節氣「小寒」,於今(6)日到來,「小寒」是反映溫度變化的節氣,意指天氣雖然寒冷,但還不到最冷的時節,故名「小寒」。中醫認為,寒為陰邪,易傷人體陽氣,主收引凝滯,且冬日萬物斂藏,養身就該順應自然界收藏之勢,收藏陰精,使精氣內聚,以潤五臟,因此小寒節氣應早睡晚起,早睡是為了養人體的陽氣,晚起是為養陰氣,而到了小寒節氣,也有許多人會面臨皮膚搔癢的問題,究竟中醫會如何治療?又能透過哪些方法養生呢? -
秋冬進補乾癬病友要忌口! 中醫師提醒這個絕對不能沾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4446乾癬又被稱為銀屑病,因發生部位常見於頭皮、全身各部位,猶如雪花片片,乾癬具有點滴狀、塊狀等型態,常忍不住想抓癢,輕微只有紅斑,呈現深紅或淡紅,表層皮屑一剝就會脫落;愈嚴重紅斑增生愈厚,厚痂呈現咖啡或黑色,治療時間也會拉長。 -
流汗體重變輕減的不是熱量 中醫不復胖減重一點都不難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4051麗馨中醫診所院長沈瑞斌醫師表示,飯後百步走最多能促進血液循環、強身,但其實熱量消耗不多,若單純藉由運動減重,每天至少要進行2小時以上的有氧等劇烈運動,才能有效燃燒多餘熱量,毅力不足很難達到長遠效果,加上現代人飲食油膩、口味重,很容易讓體內脂肪快速累積,減重不易。 -
秋天換季好發過敏!中醫穴位敷貼助緩解 2族群不適合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38918秋天的氣候又冷又乾燥,特別容易誘發過敏反應。由於秋季的氣溫和濕度都會開始降低,空氣也容易變得乾燥,此時體內的呼吸系統就比較容易失去潤澤,再加上較低的氣溫,有可能會提高感冒、過敏性鼻炎,再者,秋天是塵蟎活躍的季節,其屍體與糞便飄浮在空氣中,也都是過敏原。中醫師建議孩童、長期過敏族群可考慮溫和的「穴道敷貼」方式治療,有助緩解改善過敏症狀。 -
秋冬乾癬易復發!中醫師提醒乾癬患者 秋冬進補要注意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4833中醫認為冬天寒氣束表,毛細孔閉鎖影響代謝功能,乾癬患者皮膚乾燥情況容易加重。聖元中醫診所院長鄭愛蓮醫師指出,乾癬可分為圓形塊狀、點滴型等不同種類和型態,由於皮膚組織增生過快,皮屑是最明顯的表徵,乾癬好發在四肢,前胸後背乃至全身,頭皮也很常見,嚴重時表皮呈現1層結痂厚塊,皮屑下的皮膚多是紅色的,往往睡醒後皮屑掉落很多,頭皮屑則猶如雪花片片,又稱為「銀屑病」。 -
秋燥皮膚問題尤以濕疹、汗皰疹易復發 中醫治療重養護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18536聖元中醫診所院長鄭愛蓮醫師表示「肺主皮毛」,指的是皮膚汗毛,台灣氣候較為潮濕,加上夏季寒涼食物吃的多,體內五臟六腑運行遭受阻礙,秋冬季節轉換時,體內代謝就會不平衡,原本應從正常管道排泄的濕氣和垃圾,改由皮膚路徑排出,進而導致皮膚發癢、紅腫等濕疹皮膚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