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乳房腫塊
-
婦女節關心女性健康! 防「乳癌再復發」靠治療新觀念
兩性關係 / 婦科診療室324世界衛生組織在2020年底宣布女性乳癌首次超越肺癌,成為最常見癌症。於婦女節之際,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乳房外科主任暨台灣乳房醫學會秘書長陳芳銘醫師提醒乳癌高風險女性注意乳房健康,「包含有乳癌家族史、暴露後天環境危險因子者,像是工作壓力大、接觸塑化劑等環境荷爾蒙、顯著肥胖、抽菸飲酒等。 -
穿鋼圈胸罩易得乳癌? 聽聽專業醫師解析「胸罩迷思」
兩性關係 / 女人幫3768整形外科主任蒲啟明表示,這種說法只是坊間謠傳,並無科學根據,不足以採信。穿著無鋼圈內衣,的確會讓女性覺得較舒服,但是從醫學的觀點來看,淋巴液確實需要疏散開來,但若淋巴結被壓迫,最多就是形成腫脹、發炎,淋巴結阻塞從來就沒有被列為誘發乳癌的因素之一,即使是淋巴癌,也不是因為淋巴結被壓迫所形成的。在《癌症流行病學、生物指標與預防》期刊中也有研究證實,乳房受到內衣的壓迫不會引起乳癌。 -
這個年齡女性「凍」卵CP值高 為晚婚遲孕超前部署
兩性關係 / 不孕症5631凍卵如同生育保險的觀念「有存有保佑」。TFC台北婦產科診所生殖中心李怡萱醫師表示,早期是年輕癌症病患在接受手術或化療前,希望可以保留未來的生殖能力;或是先天無子宮、子宮異常、卵巢早衰等病患會建議接受凍卵療程,現在大多數是因為晚婚、延遲生育,希望藉由凍卵療程,以保存品質較好的卵子,減少日後可能的遺憾。 -
三陰性乳癌預後差 CDK4/6抑制劑納健保造福晚期癌友
癌症新知 / 乳癌3840乳癌在台灣女性癌症發生率一直蟬聯第1位,根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公布的資料,乳癌發生率約為每10萬人口有70人罹病,相當於每天約有31位婦女確診乳癌。所幸乳癌的治療持續進步,能給予患者更多治療的機會。 -
非泌乳期還鬧乳腺炎 醫生提醒注意這些症狀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60221名30多歲的媽媽5年前哺育幼兒母乳將近10個月,但近期整個左乳持續變大,令她備感不適與輕微疼痛,且合併出現貧血、腰痛和雙側小腿水腫,求診多家診所醫院都懷疑是乳腺炎,但治療未果,進一步切片組織後才確診為特發性肉芽腫性乳腺炎。 -
乳癌易轉移復發 中醫淨化淋巴餓死癌細胞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5698豆漿能不能喝?吃雞肉會不會補到癌細胞?婦女朋友聞乳癌色變,對於各種飲食與養生資訊來者不拒。然而每個人體質不同,引發癌症的原因也不同,若不幸罹患乳癌,不論飲食調整還是尋醫求治,與其聽信網路傳言,不如依循中西醫的指導和治療,才是找回健康的正確途徑。 -
乳癌治療先化療縮小範圍 第二階段手術復原佳
癌症新知 / 乳癌2832中山醫院乳房外科主任姚忠瑾醫師表示,現代醫學進步,早期發現的第一期乳癌,十年存活率可超過90%,零期乳癌甚至接近百分之百。這名護理師懷孕期間沒有注意到自己有乳房腫塊,產後發現時,腫瘤已有4公分,經切片確認乳癌亞型後,先使用藥物治療,成效良好。之後再動手術,使原本需切除4公分的腫瘤,後來只做了不到2公分範圍的切除。 -
乳房腫瘤大如壘球 婦人失血休克
兩性關係 / 婦科診療室2554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拇山國際醫療癌症特別門診專任醫師夏和雄表示,這名婦人其實早在10年前就發現胸部長了小腫塊,當時就醫時醫生要求回診做切片,但她想起自己好友癌症治療過程的恐怖經驗,嚇得不敢回診,只有自行尋求中醫等民俗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