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中醫內科
-
胸悶、心絞痛一定心臟出問題? 這症狀吃胃藥就能好轉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3147有時候心悸並不是心臟的問題,可能要吃顆胃藥?有患者經常感到胸口悶、心跳過速,做過超音波沒發現問題,去新陳代謝科檢查甲狀腺也沒問題,最後認為是自律神經失調。結果吃了胃藥後,就改善許多。 -
確診者康復仍乾咳、頭痛!吃普拿疼無效 中醫這樣治療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8779恩主公醫院中醫內科主任廖唯宇表示,不少確診者在解除隔離1至2週後身體仍有咳嗽、胸悶與喘、頭痛、乏力等症狀。 -
子宮內膜異位症輕症可中醫調理 簡單茶飲輕鬆調整體質
兩性關係 / 婦科診療室4214正常子宮內膜隨生理週期生長、脫落,如果跑到不對的地方增生,就會影響身體狀況,稱為子宮內膜異位症。如果長在卵巢會形成巧克力囊腫,長在子宮肌層則形成子宮肌腺症,少數異位到腹腔外,就會造成其他疼痛或出血,最明顯的症狀是腹脹腹痛、生理痛,有些女性的經血量多,會導致貧血,也有人因卵巢功能不佳,而有不孕現象,對女性造成諸多困擾。 -
慈濟中醫學術論壇 逾50位學者專家分享中西醫療整合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4103慈濟基金會副總執行長林碧玉表示,40年前證嚴法師興辦花蓮慈院時,曾殷殷叮嚀,西醫固然重要,但是慈濟醫療體系裡中醫也很重要,希望將中西醫結合起來,把老祖先的智慧與經驗,包含中醫以及中藥推廣出去外,還要帶著使命感,讓更多人看見中醫的療效與智慧。 -
肥胖傷害!腰粗、小腹大 5個指標透露「代謝症候群」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2877所謂的代謝症候群判定標準有5大項目,分別是:(1)腰圍過大(男性的腰圍≧90cm、女性腰圍≧80cm);(2)空腹血糖值≧100mg/dL;(3)血壓≧130mmHg/85mmHg;(4)空腹三酸甘油酯偏高;(5)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偏低。 -
房仲狂流手汗不敢跟人握手 中醫師建議1湯藥助改善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3700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林森中醫昆明院區中醫內科主任蔡文興指出,多汗症是指全身或局部皮膚出汗過多,以手腳最為常見,即使沒有勞動、運動,即使是待在冷氣室也會冒汗。若症狀嚴重,可能影響工作、社交、人際關係,對患者心理與生理造成負擔,最近酷熱,氣溫動輒飆至37℃以上,對於多汗症患者來說,更是一大煎熬。 -
皮癢真痛苦! 中醫建議這樣吃擺脫冬季乾癢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5205冬天一到,許多罹患乾燥性皮膚炎的人皮膚總會莫名乾癢,晚上睡覺時癢到睡不著,用力一抓就流血,中醫師建議,平時多吃芝麻、木耳、山藥、秋葵等助於滋陰潤燥的食物,並多補充維生素C,少吃辛辣、燒烤、油炸等燥熱食物。 -
傳統中醫養生 讓銀髮族健康安享晚年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3700人口老化已經成為全球共同議題,台灣更是如此,如何活躍老化,活得健康有尊嚴,則是所有中老年人必須面對的重要課題。中醫師表示,步入中年之後,更應養生,夜臥晨起,多多活動,清心寡欲,才可能健康長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