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中耳炎
-
感冒耳朵抽痛是中耳炎? 符合3點就中鏢!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13553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小兒科主任杜戎玨說明,中耳炎顧名思義是中耳腔發炎,大部分為細菌感染造成,通常在感冒一段時間之後,喉嚨裡的細菌會經由連接中耳腔和咽喉的耳咽管跑到中耳,導致中耳腔發炎,最常見的病菌為肺炎鏈球菌、流行性感冒嗜血桿菌及卡他莫拉菌等;在小朋友較容易感冒的秋冬季節,也較好發中耳炎。 -
耳鳴患者隨老年人口增加快速成長 放任不理只會惡化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8575台灣人口快速老化,耳鳴也是老化現象之一,資深耳鼻喉科醫師李宏信表示,老年人耳鳴的原因多半與生理機能退化有關,包括:內耳血管循環不良、神經退化萎縮等老化因素,都可能引發耳鳴,因老年人口增加,耳鳴的人數也呈現快速成長,若長期耳鳴卻放任不理,還會產生重聽及眩暈的併發症。 -
疫情影響經濟無薪假人口破2萬 壓力型耳鳴患者激增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3393耳鳴初期發作聲音不大、時間也不長,因此一般人會覺得不太嚴重,症狀輕者只要多休息則可不藥而癒,但時間一久雜音會逐漸大聲,發作時間也變長,有的24小時不停止,更甚者聲音變大或有尖叫聲,更人感到痛苦而難以忍受,若至此時才看就醫,治療難度也會增加,治療成果也難以達到病人期待,以為無法治療,其實只要耐心服藥治療半年,嚴重者可能須花費更多時間才能逐漸改善,病人與醫師必須有耐心共同合作來治療頑固的耳鳴症。 -
公費流感疫苗接種逾500萬劑 兒科醫師憂幼兒接種率低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112臨床顯示,幼兒流感重症以肺炎最多,其次為腦膜炎、橫貫性脊髓炎、多發性神經炎GBS等神經系統併發症。一旦感染金黃色葡萄球菌、肺炎鏈球菌等續發性細菌感染,可能引發重症,甚至死亡。 -
公費流感疫苗嬰幼兒未達標 50至64歲是否開放再研議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2406疾管署副署長莊人祥表示,截至11月2日,公費流感疫苗使用率已有78.6%,包含65歲以上民眾、慢性病高風險、醫療醫事人員等,疫苗接種率都已接近目標值,就僅有學齡前嬰幼兒施打率與目標仍有差距,未滿9歲第1次接種幼兒,可以相隔4周以上接種第2劑,獲得較完整保護力。 -
胃食道逆流不只引來火燒心 也可能伴隨耳鳴發生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5749資深耳鼻喉科醫師李宏信指出,一般耳鳴問題大多起因於內耳的機能退化或老化,由於內耳血管循環不良,無法獲得充分的氧氣及養分,而導致神經退化萎縮;也可能因為短期壓力太大,內耳微血管過度收縮導致循環不良,造成內耳組織缺血萎縮產生耳鳴現象。若因胃食道逆流引起的耳鳴,需藉由醫師的專業判斷,除針對耳鳴施予對症治療,也須同時改善腸胃問題,才能有效改善。 -
全台4分之1人罹患胃食道逆流 當中合併耳鳴不在少數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5141臨床上的耳鳴患者多源於年齡增長、耳朵老化,以及噪音損傷或病毒感染、中耳發炎等因素,其他像是過度疲勞、緊張、情緒不穩及用腦過度,抑或是罹患高血壓、心臟病或鼻竇炎等影響,此外,飲食偏好油膩、高膽固醇等三高患者,也容易造成血管阻塞,血液不通暢,影響到內耳循環,進而導致耳鳴、眩暈。 -
重聽不改善恐失去語言能力 但挑錯助聽器比不戴還慘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3586黃韻誠醫師指出,台灣65歲以上年長者,每10位就有1到4位有聽力受損情形。而當人體無法由聽覺接收聲音或理解聲音內容,影響社交與溝通時就是聽力障礙。一般而言,可聽到25以內分貝者屬正常聽力範圍,此範圍外可分成25至40分貝的輕度聽力障礙、40至55分貝的中度聽力障礙、55至70分貝的中重度聽力障礙、70至90分貝的重度聽力障礙、90分貝以上則為極重度聽力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