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不沾鍋
-
50歲婦使用不沾鍋引發氣喘 疑為國內首例聚合物煙霧熱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3599林口長庚臨床毒物中心主任顏宗海表示,早期鐵氟龍不沾鍋常用到「全氟辛酸」,因有安全疑慮,國內及國際間皆已陸續禁用。民眾使用不沾鍋時,應提高警覺,避免高溫空燒鍋,或使用金屬鍋鏟翻炒,以免破壞塗層結構或刮破塗層。 -
環境荷爾蒙!塑化劑等內分泌干擾物質 長期接觸恐致癌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7454塑膠製品充斥於日常環境,嚴重影響健康。國衛院、台北醫學大學營養學院食品安全學系1項研究發現,與其他先進國家相較,國人體內塑化劑濃度含量高出2到7倍。台北醫學大學營養學院院長謝榮鴻提醒,外食族應避免使用塑膠袋或紙碗來裝熱食,微波食物時務必先去除外面的保鮮膜。 -
肉粽包餡要慎選! 營養師為幼兒老人精心設計粽子食譜
健康養生 / 營養美食3483北市衛生局提醒,選購市售粽子時應選擇有商譽的商家,如購買零售商或現場製作之粽子,應注意店內及製造場所的環境衛生,食材不可直接擺放地面,避免受到污染或變質。且端午節氣炎熱,細菌在7度至60度之間可快速生長,為食品保存的「危險溫度帶」,因此粽子購買後建議1小時內食用,或儘速冷藏或冷凍儲存可延長保鮮期並及早食用。 -
不沾鍋這材質易沾黏! 食藥署教你正確選購與使用方法
健康養生 / 消費生活3857近年來不鏽鋼及不沾鍋餐具日益受到消費者的青睞,但仍須注意不同材質的特性不同,錯誤使用也可能會影響其性能。因此,食藥署提醒民眾在購買前,應先了解不鏽鋼餐具與不沾鍋的材質差異,以及正確的使用方法,才能用得更安心。 -
台灣年輕型乳癌40年增4倍 雌激素竟成女性殺手的元兇
癌症新知 / 乳癌6766國內醫界研究發現,台灣從1979年以來的這40年,50歲以下婦女罹患乳癌,快速增加4倍。除了因為生活環境充滿雌激素,攝取過多油脂食物,體脂肪上升,雌激素代謝變差,基因變異造成乳房脂肪過度堆積也是原因。 -
衛生紙竟潛藏PFAS有害物質! 專家:長期接觸恐致癌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4605新1期《環境科學與科技通訊》研究論文指出,廁所衛生紙是全球各地廢水中潛在有害「永久性化學物質」的意想不到來源,這些物質可能經由污水滲入土壤。研究人員表示,廢水中的PFAS(永久性化學物質),如長期接觸,毒物累積體內,可能引發癌症、心血管疾病、生育問題,導致孩童發育障礙。 -
年菜健康煮!癌友也能安心吃 高油高鈉高糖料理不上桌
癌症新知 / 癌症百科2449農曆過年期間,餐桌上總會擺滿豐盛的年菜,大魚大肉、山珍海味,但以健康的觀點來看,多是高油、高鈉、高糖的料理,吃多了對身體反而是負擔,癌症關懷基金會執行長黃翠華表示,一般人的年菜沒有什麼禁忌,愛怎麼吃就怎麼吃,吃的健不健康就不一定了,但癌症患者因病情關係,在飲食上會特別謹慎,因此典型年夜菜的吃法,是否只對癌友不好?其實對其他人也一樣不好。 -
愛用不沾鍋當心小孩變笨 全氟碳化物有害健康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2467台灣大學公共衛生學院院長陳為堅教授指出,全氟碳化物(PFCS)具有防水抗油的特性,廣泛使用於生活用品與工業製程中,如紡織品、地毯、紙、塗料、消防泡沫、影像材料、航空液壓油等產品、半導體工廠晶圓光製程中皆含全氟辛烷磺酸(PFOS),加上沾鍋塗層、披薩盒、防油紙袋含有的全氟辛酸PFOA,這些都是常見的全氟碳化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