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吃炸物恐增焦慮、憂鬱風險! 研究證實:油炸食物與心理健康存在關聯

2684
辰蘊如 報導
愛吃炸物恐增焦慮、憂鬱風險! 研究證實:油炸食物與心理健康存在關聯

【NOW健康 辰蘊如/台北報導】在物價飛漲的時代,許多人選擇平價的炸物作為快速填飽肚子的選擇。然而,當你享受著香酥脆口的炸雞、薯條時,可能正在悄悄地影響你的心理健康。近期國際研究發現,經常用食用油炸食物不僅危害身體健康,可能還會增加憂鬱和焦慮的風險。


大規模研究數據 丙烯醯胺是關鍵


2023年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的研究分析英國生物資料庫超過14萬人長達11年的飲食習慣資料,發現經常食用油炸食物的人,罹患焦慮症的風險增加12%,憂鬱症風險則上升7%。特別值得注意的是,炸薯條等馬鈴薯類油炸食品與心理健康問題的關聯性最為顯著,且這種影響在男性和年輕族群中更為明顯。


研究人員發現,油炸過程中產生的丙烯醯胺可能是關鍵因素,這種物質主要在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如馬鈴薯高溫烹調時產生,已被證實具有神經毒性,會影響血腦屏障的通透性,進而引發神經發炎反應。


減少腸道發炎 有助降低情緒影響


劉怡里營養師指出大腦和腸道透過「腸腦軸線」這條強大的訊號高速公路持續溝通,其腸道中居住著數兆微生物,它們不僅幫助分解食物、合成重要營養素,更會影響神經傳導物質的產生。事實上,人體80~90%的血清素於消化道中合成,當經常食用油炸食物時會增加腸道發炎進而導致大腦發炎,而重度憂鬱症患者的腦部掃描亦有明顯的發炎反應。


劉怡里營養師建議實行地中海飲食模式,因其模式富含蔬果、全穀類、魚類、堅果和橄欖油等均衡營養,特別推薦如鯖魚、秋刀魚、鮭魚、牡蠣、蛤蜊、淡菜和扇貝等富含Omega-3脂肪酸、維生素B12和DHA的海鮮,具有強大的抗發炎特性,對心理健康也有潛在益處。


劉怡里營養師強調,改善飲食並非要完全戒除所有喜愛的食物而是逐步調整飲食比例,減少油炸和加工食品的攝取頻率,增加新鮮蔬果、全穀類和優質蛋白質的比重。在壓力爆表的時代,與其用炸物撫慰心靈,不如選擇真正滋養身心的食物,為自己的心理健康不斷投資也將回饋出健康身體。


# 首圖來源/Freepik


更多NOW健康報導
▸重聽出現年輕化趨勢! 醫示警聽力受損恐與失智症相關
▸婦科手術微創時代! 達文西健保擴大給付7項婦科手術

分享此文:
請往下滑,繼續閱讀推薦好文
資料讀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