逾8成糖尿病友是胖子!醫揭「糖胖症」死亡風險倍增 腸泌素藥物助控糖減重

5842
陳如頤 報導
逾8成糖尿病友是胖子!醫揭「糖胖症」死亡風險倍增 腸泌素藥物助控糖減重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調查顯示,逾8成糖尿病友為胖胖一族,屬於「糖胖症」,全身器官承受嚴重負擔,死亡風險倍增。糖尿病學會理事長楊偉勛提醒,糖胖症患者應積極就醫,接受糖、胖、心、腎及其他共病風險等評估,規律用藥,控制體重。


台灣200萬人陷「糖胖症」危機!三合守護計畫 共有122家醫療院所參與


楊偉勛指出,台灣糖尿病人口多達250多萬人,每年以2.5萬人速度持續攀升,其中高達8成患者同時合併過重或肥胖問題,形成棘手的「糖胖症」,全因性死亡風險逾2倍,因心血管疾病導致的死亡風險增加近1.8倍。


美國糖尿病學會(ADA)提出,「心臟–腎臟–代謝(CKM)症候群」概念,強調糖胖症導致血壓升高,使血管內壁受損,引發栓塞,導致心臟與腎臟負荷倍增,增加心臟病及慢性腎病風險。


保守估計,全國「糖胖症」患者至少200萬人,但願意執行體重管理者不到3成,其餘均是「又糖又胖」,為此,糖尿病學會2024年啟動「糖心胖三合守護計畫」,共有122家醫療院所參與,提供藥物、衛教、追蹤,協助「糖胖症」族群達成「控糖、減重與器官保護」等三大治療目標。


糖尿病學會推「糖心胖三合計畫」奏效!患者共減重3.7噸 腰圍縮小5公分


楊偉勛公布計畫成效,883名「糖胖症」患者接受完整衛教、追蹤及治療,患者共減重3708.6公斤,平均腰圍縮小近5公分,相當於褲頭小了兩個尺碼,半數患者糖化血色素降至理想目標。


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內科部部長、糖尿病學會糖尿病工作小組委員楊宜瑱指出,如果醫病攜手,透過正確衛教與有效藥物,就有機會改善健康,幫助患者重拾健康,遠離共病。


腸泌素藥物問世後,讓糖胖症治療出現突破性進展。」楊宜瑱說,腸泌素為人體腸道分泌的荷爾蒙,有助穩定血糖、增加飽足感,輔以體重管理,在各器官都能發揮功效。最新國際治療指引建議,病人如有控糖減重需求,可優先考慮腸泌素藥物,有效降低心腎、脂肪肝等共病風險。


# 首圖來源/Freepik


更多NOW健康報導
▸及早搶救軟骨逆轉膝關節退化! 軟骨重建可望恢復膝力
▸打呼沒病識感恐釀重症 醫揭複雜型睡眠呼吸中止症治療

分享此文:
請往下滑,繼續閱讀推薦好文
資料讀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