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鈴薯、地瓜發芽能不能吃? 營養師:吃錯下場恐中毒

3055
辰蘊如 報導
馬鈴薯、地瓜發芽能不能吃? 營養師:吃錯下場恐中毒

【NOW健康 辰蘊如/台北報導】打開廚房櫃子,發現馬鈴薯冒出綠色小芽,或是地瓜長出紫色藤蔓,這些場景是否似曾相識?許多人都會猶豫,或許切掉發芽的部分還能吃嗎?而有些報導說曾發生學童因食用發芽馬鈴薯而集體中毒的事件或致死案例,但並非所有發芽食材都危險,讓輔大醫院營養部王貝文營養師來釐清真相。


馬鈴薯發芽別冒險 熱也煮不掉的毒


王貝文營養師指出,馬鈴薯發芽時會大量產生茄鹼這種神經毒素,正常馬鈴薯的含量約每公斤50到100毫克,但發芽後會暴增5到6倍;麻煩的是,毒素不只集中在芽眼,整顆馬鈴薯的含量都會上升,所以切掉發芽處並不保險。


王貝文營養師依據臨床研究表示,每公斤體重攝取2到5毫克茄鹼就可能中毒,出現喉嚨刺痛、噁心嘔吐、腹痛腹瀉等症狀,嚴重時甚至會血壓驟降、呼吸困難。最讓人擔心的是,茄鹼非常穩定,水煮油炸都無法破壞它,高溫烹調根本沒用。若嚐到明顯的苦味或澀味請立即丟棄。


因此衛福部食藥署明確建議,發芽或變綠的馬鈴薯應該整顆丟棄,別為了省錢拿健康冒險。平時保存時要放在陰涼通風處,用不透光的紙袋或布袋裝,避免陽光照射,也不要放冰箱冷藏。切記:發芽、削厚皮仍不能保證安全。


地瓜發芽沒問題 芽葉還可以當菜吃


地瓜和馬鈴薯雖然長得像,但其實是完全不同科的植物;地瓜屬於旋花科,不會產生茄鹼或任何有毒物質,發芽後可以放心吃。


王貝文營養師依據臨床研究指出,地瓜發芽後長出的嫩葉富含維生素B6、維生素C、膳食纖維和β-胡蘿蔔素,其營養價值不輸菠菜。因此從以前到現在,都有人經常把地瓜葉當成日常蔬菜,可以重複採收又不影響地底下的塊根。


不過地瓜發芽後的塊根澱粉和養分會轉移給芽苗,導致口感變鬆軟、甜度下降,但這只是風味改變並非不能吃;若家裡地瓜已發芽,可以連芽一起蒸煮,或把嫩芽摘下來炒菜加沙拉,甚至種進土裡繼續培育地瓜葉。


王貝文營養師提醒保存地瓜要放室溫陰涼處,避免潮濕和陽光,同樣不適合冷藏,否則會產生硬芯影響口感。若有發現發霉、腐敗或異味,也是需要丟棄。記住一個簡單原則:馬鈴薯發芽絕對不能吃,地瓜發芽則完全安全,只是趁新鮮吃風味都會更好。


# 首圖來源/Freepik


更多NOW健康報導
▸及早搶救軟骨逆轉膝關節退化! 軟骨重建可望恢復膝力
▸打呼沒病識感恐釀重症 醫揭複雜型睡眠呼吸中止症治療

分享此文:
請往下滑,繼續閱讀推薦好文
資料讀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