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大團隊研發AADC缺乏症基因療法 近億罕病藥納健保

8888
陳如頤 報導
台大團隊研發AADC缺乏症基因療法 近億罕病藥納健保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打1針要花近億元,健保署共擬會議通過用於治療罕見疾病「嚴重表現型的芳香族 L-胺基酸類脫羧基酶(Aromatic L-amino acid decarboxylase,簡稱AADC)缺乏症」含eladocagene exuparvovec成分基因療法藥品,此為健保上路以來,給付單價最高的藥物,預估給付後首年13人受惠。


台灣新生兒AADC缺乏症發生率冠全球!罕病通報72人 其中27人已死亡


「芳香族L-胺基酸類脫羧基酶缺乏症」(AADC缺乏症)為超罕見染色體隱形遺傳神經性疾病,依據國健署資料,國內截至今年7月為止,AADC缺乏症通報72人,其中27人死亡、45人存活。台灣新生兒發生率約3萬分之1,高於日本(16萬2000分之1)、美國(6萬4000至9萬分之1)、歐盟(11萬6000分之1 )。


AADC缺乏症患者臨床症狀表現不一,如為嚴重者,常見肌肉張力低、四肢動作遲緩、雙眼上翻、肩頸肌肉痙攣、易怒及睡眠障礙,其中以肌肉無力表現最常見。由於DDC基因突變,病童出現嚴重的動作障礙,絕大部分患童約在5歲之前死亡。即便存活,因運動功能受限,呼吸功能不佳,以致照護者感受到極大壓力。


該項AADC缺乏症基因治療藥物係由台大醫院團隊2007年著手研發及臨床試驗,投入迄今已成功治療30名個案,最久存活10年以上,日前獲得歐盟上市許可。


天價罕病藥給付新制採「分期支付」 健保嚴謹審核確保療效與費用合理性


台大研究發現,未使用基因治療新藥的病童,存活年紀中位數僅7歲。2010年台大醫院嘗試基因治療,截至目前最長追蹤達15年,共有34名病人接受治療,治療後5年,超過7成的病童可以獨坐,且改善呼吸狀況。


健保署醫審及藥材組長黃育文表示,此針劑需由腦殼注射,危險性高,為此,健保訂定嚴謹的執行醫院及手術醫師資格,且須經健保署審核同意後,始得依個案申請特殊專案審查,病人經審查符合給付規定,方得用藥。健保署將儘快與廠商協議藥品供應內容,達成共識後,預計於今年12月1日生效。


健保署副署長龐一鳴受訪表示,基因治療新藥通過給付,藥費雖昂貴,但罕病病童若沒有接受新藥治療,就可能活不到5歲。為此,共擬會議將此基因療法納入健保給付,另決議授權健保署與廠商「價量協議」,預期價格將比目前市面售價略低。由於價格昂貴,給付採取「分期支付」,觀察病人病情,用藥後出現效果,才會付錢。


健保對於AADC基因療法新藥,每人終生給付1次,每劑支付價9,999萬元,給付於18個月以上未滿6歲嚴重型病人,預估給付後受惠人數第1年13人,第2年至第5年每年5人,挹注藥費第1年13億元,第2年至第5年每年5億元。該藥費由「罕見疾病、血友病藥費及罕見疾病特材」專款支應,不會排擠其他疾病病人權益。健保署後續還要和廠商進行價量協議之分期支付事宜。


# 首圖來源/NOW健康資料照片


更多NOW健康報導
▸夏天眼睛乾澀、畏光、眼屎多 當心乾眼症而非單純感染
▸喉嚨乾癢、咳不停如何舒緩? 8種「潤喉飲食」助開嗓

分享此文:
請往下滑,繼續閱讀推薦好文
資料讀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