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人自主權利法」推動難 修法公聽會討論ACP、AD

7136
陳如頤 報導
「病人自主權利法」推動難 修法公聽會討論ACP、AD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病人自主權利法」實施6年,但預立醫囑簽署率僅0.45%,10萬人簽署,反應遠不如預期。衛福部政務次長林靜儀今天受訪表示,這是一個複雜嚴肅的議題,希望民眾都能了解預立醫療的重要性,若願意簽署,衛福部將讓過程更為順利。


「病人自主權利法」推動困難 立法院衛環委員會今舉行修法公聽會


「病人自主權利法」推動困難,立法院衛環委員會今舉行修法公聽會,除了討論放寬「預立醫療諮商」(ACP)場域,以及如何減少關係人干預執行「預立醫療決定」(AD),以及ACP補助是否由健保費用支應等問題。


臨床常見,個案簽署「預立醫療」,但在關鍵時刻時,親友反對,以致無法讓當事人好走。對此,立委王育敏、劉建國均提出修正草案,新增條文明訂,「當病人已無法明確表達意願、且曾簽署預立醫療決定時,關係人不得妨礙醫療機構或醫師依其AD內容作為。」


「草案應納入關係人輔導與仲裁機制,協助溝通與執行。」台北慈濟醫院放射腫瘤科主任常祐康表示,曾遇癌末病人希望終止治療、配偶也同意,但女兒卻因過去未盡照顧責任,而堅持不同意。再歷經8個月溝通後,才順利執行AD「預立醫療決定」,等於多痛苦了好一段時間。


ACP簽署人數過低!立委認為與自費太貴有關 盼政府擴大補助對象


台大哲學系教授孫效智建議,將條文中的「無法明示意願」修改為「失去意識表達、意識昏迷或無法清楚表達意願」,更具體化病人無法表達的狀況,避免衍生爭議。


至於ACP簽署人數過低,立委王育敏認為,原因在於ACP自費2000至3500元太貴,若政府希望推動預立醫囑,應擴大補助ACP對象。


對此,健保署副署長陳亮妤指出,依據「全民健康保險法」,給付內容僅限於保險對象發生疾病、傷害或生育事故時給付。若ACP全面納入,恐與現行法規扞格。


事實上,健保署已於今年5月1日開放6大類群體補助ACP,包括65歲以上長者、重大傷病、多重慢性病等,約180萬人。


# 首圖來源/Freepik


更多NOW健康報導
▸攝護腺癌荷爾蒙治療失效別放棄 精準治療新觀念助延命
▸肥胖、負重恐傷脊椎引發「神經根疼痛」 醫揭治療趨勢

分享此文:
請往下滑,繼續閱讀推薦好文
資料讀取中....